第531章 奥斯曼政府
“苏丹,这是奥地利给的建议,从首都修到萨洛尼卡,然后到萨拉热窝,这段铁路可以说是更快的调动我们的军队,也能促进我们的经济!”
大维齐尔拉什迪帕夏向阿卜杜勒阿齐兹苏丹汇报铁路进程,随着君士坦丁堡—埃迪尔内铁路的开通,奥斯曼也是有铁路的国家了。就是这铁路奥斯曼也不是百分百控制,国库空虚,只好让英法入股了。
奥斯曼每年的收入是6600万奥斯曼里拉,折合里亚尔为5500万。就这些钱只有伊朗的三分之一,能干什么事?
“既然如此,那就和英国讨论一下。尽快建成。”
苏丹下了命令,但财政大臣卡米尔帕夏知道,又要借钱了。
庞大的外债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后遗症,奥斯曼的贷款快速突破两千万英镑。坦齐马特时期的西化改革耗费巨大,但未提升征税效率。包税制没有彻底改革,奥斯曼政府甚至把对烟草税的征收承包给法国公司。就算是这样,收入提升也有限。
政府明面上对农产品征收10%的什一税实际征收中,地方官员层层加码,农民实际负担可达20-30%。同时对集市交易征收小额税,税率混乱,地方截留严重。
“苏丹,目前英国和法国对我国的贷款利率都达到了6%,如果我们贷款,还钱要付出很大一部分利息。”
卡米尔帕夏说出了现在遇到的问题,如果利率越来越高,那么总有一天他们会还不起,到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但肯定很惨。
奥斯曼现在已经欠债很多,再这么扩张下去只有破产这一条路。唯一安慰的是,这条路法国和西班牙已经走过了。奥斯曼可以学他们来弥补财政,但代价恐怕就是皇位更迭或者付出性命了。
“但现在怎么办?总不能去向伊朗贷款吧?”
阿齐兹也是一脸惆怅,遥想登基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风光,现在却变成了这样。想着将奥斯曼变成世界强国,结果强国没做到,卖国做到了。怎么伊朗就能想怎么钱就怎么钱,他却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不公平!
“恐怕只有这样,伊朗给出的贷款利率只有3.5%,这可以让我国少付一半的利息。”
伊朗给的条件的确很好,因此他们也打算接受,但看样子不少人不同意。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要拿什么为抵押呢?”
“之前不是有过了吗,再来一次又有什么不行?”
前几天奥斯曼向伊朗提出的用铁路筑路权换取贷款,对方已经给了回应,说答应了。这下子换取了贷款,再来一次就好了!
“这次是伊兹密尔铁路,下一次是什么,是不是要延伸到其他地方?”
战争大臣阿夫尼帕夏一直是反对向伊朗贷款,眼看着老二要取代老大位置,不好好想想巩固地位,怎么还能向老二贷款呢?
“唉,实话告诉阁下吧,之前你争取的300万里拉实际上也是从伊朗贷的款。现在的税收已经补不上支出的缺口,只有加税和借贷两条路。但现在加税,只怕是将更多的人逼到叛乱的地步。
如果阿夫尼帕夏能快速平定克里特岛的叛乱,那么现在还会有盈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