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新的讨论
“沙阿,这段时间我们已经从欧洲各国引进各种人才6369名,包括钢铁、纺织、化学、钻石、造船等十四个行业。”
这些人在欧洲都活不下去了,对于伊朗的薪资诱惑,自然就来了。况且,伊朗奉行宗教宽容政策,也不会受宗教迫害,只需要入乡随俗就行。
“那就好,让加赫拉曼继续招募,有好手艺在那里都能赚钱。”
要说营商环境,伊朗也在努力优化,打击走私,公布商法,确保公平交易;对于这些人才,伊朗也是给予很多宽容,甚至比他们本国还要好。
而要说工程,伊朗最近颇为争议的建设计划则是让全国陷入热闹里。这份由萨迪格制定,沙阿批准的计划,可以说是最大胆的。
计划的核心纲领为,以“钢铁、粮食与主权”为核心,投资于能够立即创造就业、快速提升农业与出口能力、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性资产。从农业、工业、商贸、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
除了之前商议好的,还有延长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交通,包括铁路和公路,另外还需要保护当地民众的生活,在绿洲周围植树防止面积缩小,在港口城市强化贸易管理,并且对马斯喀特和延布等半岛城市进行更多的投资。
半岛地区一直以来是依靠当地的贵族协助沙阿进行管理,在当地的几个省中,60%的官员是从当地的部落贵族中挑选,就这还是这几年不断改变的情况。正好趁着这次大建设时机,将他们从政府位置挪到其他地方。
“那些亏损工厂怎么处理的?”,纳赛尔丁询问拉巴尼。
“我们将一部分工厂重组,让他们和还在经营的工厂合并。另一部分直接拍卖给商人。”
经济危机也是公司重组的时机,伊朗的国营企业开始合并。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等地的7家纺织厂将被波斯纺织公司合并,雇佣工人将超过一万人,成为伊朗最大的企业之一。
还有一些亏损实在严重的,则拍卖给商人或者工厂主,有的则出售部分股份来激发活力。王族之间的企业也是如此。
赛帕商行收购了四家破产的中小商行,伊朗—阿拉伯公司改为半岛发展公司,还有其他公司要么改名,要么合并。经济集中进一步加强。
到就算是这样,在伊朗内部的失业人数仍然是一个大型数字。他们在城市的阴暗处,寻找一切可能工作的地方。他们的后面,是数以十万计的家庭。
自由党在议会上要求政府不要忘记他们,这些人要是抗议起来,肯定会造成社会动荡。而自由党的议员穆萨维再次站了出来,要求政府考虑他的提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