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到了这个问题时,不知为何。
此时此刻,许瑞山的心中,竟然还生出了几分恶趣味。
父亲对这新皇是个什么態度,他可是太了解了。
堪称是瞧不上眼的很。
当初。
自己回府时,父亲和那一眾大臣,正因为新皇掌了军权,而大肆抱怨。
甚至,因为不相信新皇能有什么掌军之能,乾脆直接放弃了以新皇的绝对正统,对抗那孟氏篡位的策略。
那个时候起,父亲就已经不再对新皇可以如期回京抱有希望了。
用父亲的话说:
“如果那掌军之人是边大人,或是那不懂事的庄奎,倒还有几分可能。新皇?那就算了吧,这简直就是胡闹。”
虽然不知道,新皇代政开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朝中的大臣,那是清一色的瞧不上这位新皇,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因为这般,许瑞山才突然会觉得,这件事情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想来,父亲到时候看了信,反应会跟自己如出一辙吧。
一个令所有人看不起的紈絝,竟然懂得观天术?!
许瑞山算了算时间。
这会,父亲应该和那一眾朝內的大臣,在府內商议那寻找隱世大士的事情吧。
寻找隱世大士,这是如今清流们最为看重的事情!
与此同时。
另外一边的洛陵城。
许府之上。
自从放弃了靠著力挺新皇,来跟那孟氏抗衡的战略后。
清流们如今一个个的,可谓是忙到了极点。
正如许瑞山所想。
如今,他们不分昼夜,夜以继日,整日不是在寻找世间隱士大才,就是在寻找世间隱士大才的路上。
只可惜。
这几天过去了,却没有半点成果。
“行了,这次谭录也请不到了,孟党那边又先下手了。如今,我们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那位圣师了。”
有人嘆了口气。
正因为又有一位大士被太后党那边,提前截胡而抱怨。
圣师。
提到这个名字,眾人的眉头又是一皱。
这傢伙,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圣师王之山。
因为这个名字,眾人已经商討了好几天了。
大尧的大士们一共也就这么多。
去一个少一个。
孟氏显然早就打定了这个以礼入手的主意,所以提前做了打算。
如今。
在礼部赵荃汉的运作下,大尧有头有脸的大士们,一多半都已经被那孟党拉拢了过去。
这么下去,此次就算朝堂论宗法,清流这边的贏面,可以说也堪称是微乎其微……
最终,清流们最终的目標,锁定了一个人。
圣师王之山!
只可惜。
这王之山可不是什么寻常人物。
他在当年太上皇在位时,高居相位,还是那太上皇的伴读。
先皇在位时,他虽然离开了朝堂。
但依旧在朝野上下门生故吏遍地开。
说他在这大尧的地位,一言九鼎,那是绝对不为过的。
若是说什么论礼、论宗法,论资排辈,这王之山確实足够。
甚至,堪称是绝无仅有。
这样的人物如果能请出山,在那朝堂之上大论宗法,自然可以一举荡平那太后党找来的所有人。
说白了,只要他登场,其他人,什么谭录、秦远阳之流,那怕是屁都算不上。
只是。
他们对於能否將这位大神请出山,实在是不抱什么希望……
毕竟。
对方从来就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人……
且这位神龙不见尾的大人物,已经归隱了如此之久。
似乎对於这大尧的朝堂,已经再无半分牵掛。
可以说,这王之山哪里都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清流们请不来啊!
“要我说,真要说在我大尧一言九鼎的大士,圣师王之山確实能算一个。只可惜,那圣师早就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所以,这王圣师的主意,我觉得咱们就不要抱太大希望了吧。那圣师架子高的很,咱们,怕是没有这等面子啊……”
“与其將过多的时间,浪费到这位大能身上,不如再想想別的办法。”
“可是,除了王之山,咱们一时半会,实在是找不到其他人啊?”
“那也没有办法,找不到也得找啊。王之山,这霍右相不是都亲自前往香山书院了?算算日子,今日也该回了。”
“这件事情,不出意外,今日就可以出结果了。总之,王之山的事情,就由霍相一人负责就好了,咱们还是再考虑一下其他人吧。”
“反正,我是不觉得,那王之山能因为我们,而重返朝堂!现在这大尧,哪里还有能请的动这尊大佛的人啊。”
通过眾人的谈话可知。
显然。
对於这寻找王之山,眾人的態度並不乐观。
“老爷,霍相回来了。”
就在眾人商谈之际,门外有下人稟报。
霍相回来了?
霍纲於几日前动身,带了数名车夫,日夜赶路直奔香山书院。
大尧右相亲自出马,这可以说,已经给足了王之山顏面。
这等情况下,若是再请不来,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一听霍纲回来了。
已经称得上是,把最后的希望都压在了王之山身上的诸多大臣们,纷纷朝著霍纲投去了期待的目光。
就见。
这位右相灰头土脸的走了进来。
对著眾人摆了摆手,道:
“王夫子的主意,大家还是不要再想了。我去了一趟香山书院,他的弟子说,其外出週游去了,我根本连人都没有见到……”
“后来,想到那郭仪郭大相,曾经跟王夫子交往甚密,於是乎,我便又去寻了一下郭大相,想要打听一下对方的踪跡。”
“结果,消息是打听到了,郭大相还帮忙传了信。我甚至,还用了许中相的名字,郭大相也在信中,帮我签了其字。”
“最后,我又说明了,此次计划,是我们和那穆起章统一战线的。”
这话说完,所有人都已经瞪大了眼睛。
霍纲亲自前去,提到了许中相,郭大相帮忙提了字,这件事还是和穆起章一起办的。
可以说。
一封信,用了大、左、中、右四相的名头。
大尧朝廷的顶樑柱,这都已经齐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