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青城秋雨,游仙宫
来人身姿挺拔如松,一袭黑衣在灰蒙雨景中更显沉静,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背负的长剑古朴无华,剑鞘上隐约可见细密的纹路。
来人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韵,既如云雾般缥缈难测,又似山岳般沉稳威严。
他只是静静走来,却自带一股令人心悸的气势,仿佛连雨水都要为他让路。
细细看去,雨水竟未能真正沾湿他的衣襟。
周身笼罩着一层极淡的氤氲之气,如薄纱般流转不定。
雨丝触及这层气劲的瞬间,便悄然滑落,化作细碎的水珠四散飞溅,在昏暗的天光中闪烁着点点微光。
待得看清来者那熟悉而平静的面容时,宋婉猛地站起身,手中捏着的进度表飘落在地也浑然不觉。
她的双眸睁得极大,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唇瓣微微颤抖着,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观主!您……您回来了!”
雨中的齐云缓步走近。
宋婉只觉得心头一跳。
眼前的齐云,似乎与一个半月前大不相同了。
他眉目依旧清俊,但那双原本不时闪烁精光的眼睛,此刻精光彻底内敛,深沉如古井,不见波澜。
整个人站在那里,便自然生出一股威严,却又并非刻意为之,倒像是经年累月居于上位者才有的气度。
更奇的是,那威严之中竟还透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贵气,仿佛不是道观之主,而是某个隐于世家的贵胄。
宋婉没来由地感到几分拘谨,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齐云倒似浑然不觉,只微微一笑:“我此前有些事情要处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宋婉连忙收敛心神,正色道:“都是分内的工作,观主太客气了。”
她弯腰捡起地上的进度表,轻轻抖落水珠,又道:“道观的建造进展很顺利,按照计划,五天后就可以正式验收了。”
齐云颔首,目光扫过雨中的山峦:“边走边说吧,带我先看看。”
宋婉应了一声,撑开手边的黑伞,快走两步替齐云遮雨,却见他摆摆手,便也不勉强,收了伞与他并肩而行。
两人沿着湿漉漉的石阶向上走。
宋婉一边引路,一边条理清晰地汇报:
“名字还没有定。是用原来的‘五脏观’,还是另取一个?我个人的建议是……‘五脏观’这个名字,对普通香客来说可能有些费解,不利于汇聚香火。
另外,楹联要不要您亲自拟定?法脉传承也需要明确,除了供奉三清之外,是否还要供奉其他神像?这些都得您来定夺。”
雨声淅沥,山道两旁的新建殿宇在雨中默然矗立。
青城山原有的散落道观已被尽数拆除,统一重建,规模颇宏。
从山门起,殿阁依山势层层而上,飞檐斗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一些工人还在做最后的收尾,叮咚的敲打声和拉锯声偶尔穿透雨幕。
宋婉指着各处,如数家珍:“主体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保证安全耐久,但外观全部采用传统的木构装饰,青瓦红柱,力求古意。
很多拆下来的老砖老瓦,我们都尽量用在了核心区域,尤其是山顶那一片。”
一路行至山顶,眼前是一处相对独立的院落,围墙高耸,与山下喧闹的景区隔开。
宋婉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道观还是仿照青羊宫的格局,分了内外。
外面是对游客开放的,里面则是您清修的,算是观中观。”
院内是三进格局,青石板铺地,回廊曲折,幽静非常。
穿过最后一道月亮门,竟豁然开朗。
后山山顶被削平了一大片,形成一个宽阔的平台,地面以黑白两色石料嵌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图,古朴大气。
雨水落在上面,更显清亮光滑。
二人站在平台边缘,凭栏远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