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想捡便宜,没那么容易
武阳抱着猎枪,靠坐在矿洞口的篝火旁边抽着烟,所在的位置,能将周围河谷上下游的位置,看得一清二楚。
这地方,本来也没多少植被,很空旷,放眼所及,能看到的就是一座座光秃秃的半石半土的山峰,这些山峰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坡脚总是堆着大堆风化后滚落的泥土碎石。
也就是河岸两侧的植被还行,长着些杨树、桦树和一些灌木、野草。
大概是被金雕伤了臀部和脑袋的缘故,一向不安分,总喜欢到处转来转去的金旺,这几天几乎是一有机会就趴睡觉。
要不是换地方的时候看着它能跑能跳能吃,听到动静还是挺能叫唤,武阳都怀疑它是不是被金雕干废了。
可惜天冷,连伤势都恢复得有些缓慢,但周景明检查过,确实在恢复,并没有脓血淤积。
矿洞里传出声响,武阳回头朝着洞里看了一眼,忙着往火堆里添加了些木柴,将火烧得更旺些,让周景明他们一出来就能烤热,不至于因为洞里洞外温差大而生病。
已经是今天早上探查的第四个矿洞了,之前周景明从矿洞里出来,他总是会急着问有没有什么发现,结果前三个屡屡失望,现在看到周景明出来,估计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所以,他都懒得问了。
只是眼瞅着已经中午了,他取出三个馕放在火边烤着,随手将烧开后一直放在小火堆边温着的军用水壶递给周景明。
却没想到,周景明在接过水壶的同时,朝着他递来一块矿石。
武阳微微愣了一下,接过矿石,细细翻看了一下,发现是一块烟灰色的石英石,但表面既没有看到有细小的金子颗粒,更没有金包。
他有些不解地问:“周哥,这上面也没有金子啊?”
周景明在火堆边坐下,给两人发了烟,他自己点上一支抽着:“我有九成的把握,这个洞里能开出金子来。”
白志顺满脸好奇:“周哥,这找矿到底有什么讲究,每进一个矿洞,就看到你提着锤子,这里敲几下,那里敲几下,什么名堂都没看出来。”
周景明冲着他笑笑:“找岩金矿跟找砂金矿脉不一样。砂金矿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挖出深处的泥沙淘洗,就能知道有没有金子,但岩金要复杂些,尤其是在矿洞里面。
找岩金,首先就得多留意硅化带、石英脉和次生石英岩。这是因为金矿化跟硅化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无硅不成金。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
武阳和白志顺两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对地质这一块,几乎没什么概念。
武阳还好点,识字。
但白志顺就属于写自己名字都画得费劲的选手,听着什么硅化带、硅质体之类的词汇,就费劲了。
这几天下来,他大概也就记住了石英石这东西,因为比较常见。
偏偏两人对找金子这种事又充满好奇,觉得挺神秘。
武阳忍不住问:“周哥,什么是硅质体?”
“就是一种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硅的带状地质体!通常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
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液活动或岩浆侵入等因素,导致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富含硅质的物质。”
“这怎么还越来越复杂了?”
两人听得一阵头大,那些专业用语中,全是他们不懂的概念,周景明解释了,他们也理解不了,反而听得一阵头大。
武阳摆摆手:“算了,还是别跟我说,这让我觉得,我是头牛。”
白志顺发现自己连武阳的话也听不明白了:“怎么说自己是头牛?”
武阳伸手拍了他脑袋一下:“对牛弹琴……你觉得牛听得懂吗?”
“应该听得懂吧,生产队的时候,我们村有头水牛,一放喇叭,就跟着哞哞叫……”
白志顺说得一本正经:“我觉得它能听懂。”
“我……”
武阳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能翻翻白眼,叹口气。
周景明看着两人,不由笑了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难理解,通俗点说,这些硅化物质在地下呈带状分布,外观上与其它岩石有明显不同。
你们只要会看颜色就行了,可能是灰色、灰白色或者黑色等。
你们看看这块石英石,颜色是不是没有你们以前看到的那么白,就像是涂了一层烟灰一样。这里又是采金区,随着这条矿脉挖掘进去,找到金子的可能性很大。
我之前进洞里看过,挺牢靠的,炸药咱们带来了,带来了就要用。
而且,咱们所剩的干粮已经没多少了,我想炸一次看看!”
“那就炸呗,反正我们不懂,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武阳很清楚,这种事情他完全没有插嘴的必要。
“那……吃东西吧,吃完后,轮流进去打炮眼,到你们出力的时候了。”
周景明扔掉烟屁股,将烤烫的馕拿起来咬着撕扯,吃几口馕,就得喝口水,不然下咽都有些困难。
等吃得差不多,稍作休息后,周景明让白志顺守着,领着武阳进了矿洞。
没有钻头之类的东西,只能靠钢钎子、镐头之类的工具进行挖掘。
洞里的,是一条斜在矿壁上呈烟灰色石英脉,弯弯扭扭的,像是一道闪电。最宽的地方有一个巴掌那么宽,往上下两端逐渐细小。
周景明对于矿洞爆破,只是有个粗略了解,并不精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