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先生的绝谋之道,可谓是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八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点,从其出道战便可窥见一斑。
当年分派给他的两千名大炎士卒,一半被拿来当作鱼饵钓鱼,等鱼浮出水面,他又將另一半偽装成“人体炸弹”,混入城中后抱著必死之心自焚,由此不光烧没了城內粮草,烧死了大批守城敌军,甚至就连那些无辜百姓都牵连其中,焚灭大半。
那一日,边境关城大火难消。
待得大炎先帝领军重返,城內便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哀嚎遍野。
也是从那时候起,黄龙先生的名號一炮而红,他得偿所愿的成为了大炎先帝的手中强將,企盼著战乱平息后,能得到莫大封赏,掌一国之重权。
然而,大炎先帝非是那为得江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暴君,而是如同当今新帝一般,心繫子民更多的仁君。
或许身为一位帝王,理当具备“寧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无情心性。
可那也要是分人分事的。
总不能活得想个疯子一样,心里只有自己,哪怕是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为了自己能够坐稳皇位而浴血廝杀的兄弟,都能隨手拋之而面不改色不是?
由此,黄龙先生后来几次凭藉一手毒辣绝谋贏下战役,使得大炎先帝愈发心生忌惮,並且深知长此以往下去,自己必將失去军心,届时即便打贏战爭,恐怕也很难把这江山坐的安稳。
於是黄龙先生就被先帝“圈养”在了军中,每次都以“此乃小事无需先生出手”的託词,拒绝前者参与谋划。
久而久之,黄龙先生也明白大炎先帝是什么態度了,便主动请辞,离开了战爭前线。
黄龙先生走的那天,如今与晋王沈万军同住晋王府的寸长先生杜经纶,趁其返回营帐收拾细软的空当,毫不避讳的当眾向先帝提议,要將黄龙先生斩杀於此,绝不可放虎归山。
因为像黄龙先生这样的人,一旦转投敌军,纵使终究无法左右大局,也难免会给大炎军队造成难以想像的巨大伤亡。
奈何先帝心念旧情,而且黄龙先生的手段虽说残暴无情了一些,却也的確帮助大炎解决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麻烦。
思虑再三,先帝还是放走了黄龙先生。
而黄龙先生离开前,也明確告知先帝,为谢先帝短暂的知遇之恩,他日先帝若有所需,可遣人到凉州乌城郊外,一个名叫李家村的村子里找他。
只不过直到先帝坐稳大炎江山后寿终正寢,也没有再派人找寻这位黄龙先生。
倒是在此期间,黄龙先生之名,通过另一位年轻人的口,逐渐重现在了大炎庙堂之中。
这个人便是如今凤凰学院的大师兄——李步青。
李步青也是出自凉州乌城辖地內的李家村。
早年战乱时期,有敌军侵入大炎凉州,李家村里的村民,近乎九成都被屠戮殆尽。
活下来的,只有当日外出寻找大炎军队试图面见先帝未果的黄龙先生,还有跑上山去抓了一天野兔的李步青。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