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7章 副站长  在70年代当乘务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人家有能耐,被国家看重,怎么就不能职位高了?

“要我说,早该调动了。”曾柳华听到大宝换了工作,还挺开心,“短途也就不说了,长途一走十天半个月的,看不见你我心里都空得慌。动不动还出差,一年到头在家里也没几天……说是休息三天,赶上放假还好,没赶上放假,家里都没个人儿。”

铁路上工作其实很忙,国庆节春节尤其忙。自从去上了班,都没在家过上几个春节。

华国人对节日的执念还是很深的,尤其是只要节日就想着要团圆。

什么元宵节啊中秋节啊春节啊,不都是为了团圆吗?

结果几个儿子一半都在外面跑,当娘的心里能舒服?

席于飞怀里抱着小侄孙,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在外面跑了十多年了,我也该歇歇了。”

如果别人这么说,曾柳华就得怼两句。

三十来岁正是工作养家的时候,歇什么歇?等退休了,有的是时间歇。

但这话是她大宝子说的,曾柳华就一个劲儿点头,“可说呢,这十多年你都没好好休息过。要我说这个工作好,清闲。按时上班下班,离家也近。早就应该换这个工作了。”

以前席于飞在铁路上,虽然往外跑看不见心里想得慌,但那时候家里穷,大宝子出去跑一趟,能带回来不少好东西。不管是卖钱还是自己用,好歹家里宽松了许多。

如今家里可不差钱儿了。

曾柳华敢说,自己是这个胡同里最有钱的老太太!

谁能跟她似的,手里二十多个房本,几十间屋子出租,还有她的中介所,每天都有钱赚。更别说她还有退休金呢!

她十四岁就参加了革命,后来上了护校,十七岁已经开始上班了。到五十岁退休,如今拿退休金的时间,都快赶上自己上班时间长了。

她认为现在正是自己能干的时候,大宝子也不缺钱花,可不得好好歇歇。

再说,她的大宝,又不差这几个钱儿。

席家最大的几个三代们也都结婚生娃了,如今都是四代同堂,家里从来都不缺小孩子的声音。

席家老大已经成了粮站的副站长,再过几年也该退休了。

席于飞觉得这时间过得真快啊,刚回来的时候他大哥还不到三十呢,铁塔般的汉子,如今已经都快退休了。

二哥三哥同样,他们现在都是干部,五十五岁退休,算一算也没多少年了。

大姐早就内退了,因为年轻的时候饿狠了,后来结婚嫁人哪怕婆家对她很好,但生了几个孩子伤了身子,到现在都补不回来。梁老爷子的意思就是得好好养,好好休息。所以干脆办了内退,每天不是看看孙子孙女,就是拎着包袱来娘家住几天。

这小日子过得,另外两个姐看着都眼馋。

“说的就是,”云奶奶拿着拨浪鼓逗着躺在床上的另一个娃,“该休息就得休息,别年纪轻轻的整一身病,跟我们似的,天天喝药汤子。”

毕竟也是九十多岁的人了,在农场的那几年又消耗了许多。如今每天都得喝梁老爷子配出来的药汤,偶尔还得扎个针。不过为了身体健康,为了能多陪陪几个孩子,这算什么苦呢?

“老于也该回来了,”曾柳华突然道:“他回去也小半个月了吧?”

于教授那个出国了的闺女回来了,辗转的联系上了人。于教授一听,二话不说就回了沪市,这几天也打了几个电话回来保平安,说是事儿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估摸着得回来了。

席于飞那个在沪市的小洋楼也出租出去了,还是老孙他们帮的忙,直接租给了沪市那边的办事处。

沪市的张姨头两年还来探过亲,那边如今发展的比京城还好,她俩儿子也都分了房子,家里老房子拆迁,给了三套楼。

说道这个楼,张姨还说得亏是大宝帮了忙,说房子要紧,让他们趁着便宜,多买两套,哪怕房子小也没事儿。

张姨把这件事听心里去了,还真拿了压箱底的钱买了几间小屋子。

如今一拆迁,换了三套三室两厅的大楼房,别提多开心了。

云奶奶道:“昨天打电话不就说这两天回来吗?沪市的房子都转给他闺女了,儿子拿的是京城这边的房子,两边都不亏欠。”

曾柳华心里其实还有些不太得劲儿。

老于跟他们都算得上正经实在亲戚了,这么多年处下来,人是真的不错。但他那个闺女回来,愣是一面都没见到。

正说着,就听外面小孩子大声叫道:“于爷爷,于爷爷!!”

“哟,老于回来了。”曾柳华放下手里的账本子,摘了眼镜从床上下来,“咋这个时候回来了呢?也不提前打个电话让孩子过去接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