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在石碑面前想了很长时间。
她一直在想,这石碑上究竟有什么秘密。
“书山有路”
原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一句是早些年古之圣贤留下的箴言,用於规劝后来天下的学子,高敏观察了前方的两条岔路,终於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那便是这两条岔路上的古木垂落而下的书籍稀稀疏疏,数量很少,与身后来时的路全不相同。
书山有路,路自然在书山之中。
没有“书”的山,又如何能叫“书山”?
进入这里之前,闻潮生与高敏说过,参天殿的那些圣贤皆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面对他们留下的考题,必须要多做“阅读理解”,不怕遐想乱想,就怕不想。
他固然没將心里折辱的话讲述出来,所谓的这些圣贤既然觉得自己生於云端,自是喜欢故弄深沉,出些考题,喜欢见下面的人绞尽脑汁,不停揣摩他们留下的真意,几经辗转后,仿佛取得真经一般,觉得自己醍醐灌顶,於是感恩戴德。
高敏如今按照自己的思路,折返而归,她走后不久,那僧人似乎也想通了,起身向著来时路而去。
一往回走,那些读书声对他们產生的影响倏然减弱,这让高敏愈发確定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確的,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起来。
这一份信心,当然本质上是对於闻潮生的信任。
在她的眼里,闻潮生是甚至要强过徐一知的天才,而天才面对难题自然有独属於自己的解法。
她经歷的这一切,也印证了闻潮生教她的並没有错,对方精准地掐住了参天殿那些圣贤的想法,但高敏並不知道,这只是歪打正著,闻潮生跟她讲的那些,本质上只是为了加强她对於书山之试的信心。
一步一步,高敏愈行愈是轻快。
终於,当她回到了先前的位置时,云海茫茫中再一次出现了白玉阶,一路通向云端,隔著这浩渺的烟云,高敏一眼望见了云海远处的一座高山,山外白鹤飞腾,鸣唳云霄,宛如仙境。
如此景观,她以往从未在书院之中见到过,但想到先前上山时,那位引路执事对他们的交代,高敏也便渐渐释然了。
她登上云海之中的白玉阶,隨著左脚第一步先迈上去,高敏的神色微变,身子刚一上去,竟被一股迅猛的力量弹了回来!
高敏没稳住,险些摔倒,后背却被一只温暖的大手扶住。
她惊觉回头,看见一名僧人立於自己身后,僧人单手合十,看了一眼白玉阶,默默来到了阶梯上,迈出一脚。
有了高敏的前车之鑑,僧人显然有了准备,他落稳脚后,便一步一步向著上面踩去。
“阶梯上有特殊的力量,需要以丹海之力对抗,方能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