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直至1976年,全港超市总数尚不足100间,但市场格局已初现端倪,惠康与百佳占据主导,其他小型超市则零星分布。
零售业,一个现金流极其丰厚的行业。商业之道,素来“现金为王”,更何况香江日后將成为全球零售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既然如此,这杯羹,我分定了!”陈耀豪心中暗下决心。
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惠康和百佳背后都是英资財团,此时华资力量才刚刚在製造业等领域崭露头角。
若贸然杀入英资的传统地盘,恐怕会招致猛烈的反击。
他思忖著零售领域的渠道:超市已相对成熟,而便利店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想到这里,陈耀豪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了敲。
片刻之后,他眼神一凝,已然有了决断。他拿起电话,將助理梁宏唤了进来。
梁宏推门而入,恭敬地立在办公桌前说道:“陈生,您找我?”
“先坐。”陈耀豪示意一下,说道:“梁助理,我决定进军零售领域。你立刻著手通过猎头物色专业人才,儘快组建一支核心团队。”
“陈生的意思,我们也开超市?”梁宏疑问道。
陈耀豪摇了摇头道:“虽然零售这块蛋糕,我们绝不能缺席。但惠康、百佳背后是怡和、和记公司这些大洋行,根基深厚,正面硬撼他们的超市业务,现在还不是时候,也容易打草惊蛇。”
梁宏微微点头,静待下文。他深知这位年轻老板的眼光和魄力,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突破口,在於『创新』。”陈耀豪严肃的说道:“惠康和百佳在超市领域打得火热,爭的是大卖场、生鲜区、家庭主妇的钱袋。
但有一种业態,更灵活,更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它就像毛细血管,能渗透到超市这个『大动脉』暂时无法触及的角落,他就是便利店!”
“便利店?”梁宏对这个概念有些陌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对,便利店!”陈耀豪斩钉截铁说道:“它面积小,投资相对可控,选址灵活,可以深入社区、写字楼、交通枢纽。
营业时间长,甚至可以24小时不打烊,售卖即时需要的饮料、食品、日用品、报纸杂誌,提供代收代缴等便利服务。
在北美和东洋,这种模式已经开始兴起,比如7-eleven,虽然规模还不大,但潜力无穷。
香江人生活节奏正在加快,这种『转角就遇见』的便捷,会是未来的趋势!”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著窗外繁忙的街景说道:“英资巨头们现在正忙著超市的圈地运动,无暇顾及这个不起眼的『小生意』。
这正是我们切入的最佳时机!我们要做香江便利店的第一人,在巨头们反应过来之前,把便利店开遍港九新界的每一个角落!
对於团队人员,优先挖角有快消品、连锁零售经验的人才,特別是懂採购、物流、门店运营的。
不局限於香江,去东洋、湾湾看看有没有熟悉便利店模式的专业人士。
“好的,老板,我马上去组建团队。”梁宏也被说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