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一结束,陈耀豪便与郑裕桐一同乘车前往沙田海湾。
兆兴置业的项目负责人祝文宇早已带著几名助理在填海规划区等候。
海风轻拂,眼前是广阔的滩涂和忙碌的勘探船影。
祝文宇的助理迅速在两位大佬面前展开一张大幅的填海工程规划图。
祝文宇指向图纸,清晰匯报导:“陈生、郑生,目前海底地质的详细勘探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相关报告和施工方案正按程序提交港府相关部门审批。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计划在春节前正式启动填海工程。”
“很好。”陈耀豪目光地扫过规划图,直接切入核心问题:“整个工程的工期,你们预计需要多久?”
“回陈生,”祝文宇早有准备,匯报导:“按照现有规划和技术条件,我们预计整个填海造陆工程能在1976年內完成。”
陈耀豪闻言,並未立刻表態,而是意味深长地转头看向身旁的郑裕桐:“郑生,您是经验丰富的老行尊了,依您看,这样规模的海湾填海造陆,两年时间,真能如期完工吗?”
这既是请教,也是一次微妙的试探。
郑裕桐何等精明,他呵呵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工期可行性,却巧妙地將话题引向自家强项。
“陈生过誉了。工期嘛,事在人为。不过,若论工程效率和履约能力,我敢说,如果能让协兴建筑来负责施工,
凭藉我们强大的工程管理团队和丰富的填海经验,按时、甚至提前完工的把握,绝对会大大增加!”
他看似在客观评价,实则再次为自家公司打起了gg。
陈耀豪心中瞭然,露出一丝不可察地笑容,暗道此人真是无时无刻不忘推销协兴。
他面上不动声色,语气平静却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郑生对协兴的信心令人印象深刻。工程招標,自然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协兴建筑若对此项目有浓厚兴趣,具备足够实力,我代表兆兴置业表示欢迎,届时完全可以参与竞標。”
他强调了“公平竞標”的原则,委婉地划清了界限。
陈耀豪的潜台词很清楚:工程可以给你做,但前提是走正规招標流程,价格和服务要过硬,想靠私人关係直接拿项目?没门。
同时,他也想让郑裕桐能够主动让步一下,延长工程款的支付帐期。
对於精明的商人而言,能爭取更长的资金周转时间,意味著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陈耀豪对此心知肚明,只要条件合理,他並不排斥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给予一定的帐期便利,这本身也是商业合作的一部分。
“哈哈,陈生快人快语!如此宏伟的工程,协兴当然乐意参与,也必定全力以赴!”
郑裕桐听出了陈耀豪的弦外之音,但得到“欢迎竞標”的承诺,也算是初步目的达成,笑容依旧爽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陈耀豪隨即收敛笑意,就填海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土方平衡、沉降控制、以及填海区未来的市政配套规划等,具体而专业的问题,虚心向郑裕桐和祝文宇请教。
两位行家也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和宝贵的行业经验,也让陈耀豪学习到了不少工积知识。
这场在沙田湾海风中进行的高层次“现场办公会”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直到中午,陈耀豪才结束了这次內容充实的沙由项目视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