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虽然我们没有成为绝对大股,但足以掌控黄埔船坞。”陈耀豪笑著道。
“如果和记洋行绝地反击呢?”梁宏疑问道。
“现在和记洋行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量他也拿不出资金反击。”陈耀豪冷笑道:
“当然,我也要有准备,这样,让这次合作的券商新鸿基证券提供一亿港幣收购融资,条件可以放宽。”
“融资渠道没问题。”梁宏实话实说道:“但眼下让新鸿基一口气拿出1个亿港幣,恐怕阻力不小。”
“先去谈!遇到问题再解决。”陈耀豪斩钉截铁。
他心里清楚,只要能融到6000万港幣,眼前的资金危机便能彻底化解。
“好的,陈生。”梁宏应道。
翌日。
娱乐行大厦。
维港投资办公室。
新鸿基证券一行人,在创始人冯景喜的亲自带领下,步履匆匆,直奔会议室。
陈耀豪一看,心头便掠过一丝意外。
冯景喜是新鸿基证券的掌舱人、香江金融界赫赫有名的投资大亨,竟亲自出马了。
要知道,由他一手创立的新鸿基证券,短短五年间已崛起为香江首屈一指的股票经纪行,在波云诡的金融市场中占据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番亲至,足见对陈耀豪所谋之事的重视,
小会客室內。
“冯生,劳您大驾亲临,荣幸之至。”陈耀豪展露笑容,主动伸出手。
“陈生客气了。”冯景喜亦是满面春风,握手有力,尽显大佬风范。
双方落座,一番例行的寒暄过后,气氛迅速转入正题。
“冯生亲自出马,这次的投资活动,我自然是十二万分放心了。”陈耀豪语气真诚,目光中带著期许。
“陈生放心。”冯景喜沉稳回应,带著新鸿基特有的自信,说道:“自五年前创立伊始,新鸿基便是以『尽心尽力服务客户』为准则,口碑便是基石。”
陈耀豪微微点头,隨即话锋一转,开门见山切入核心问题,说道:“冯生的信誉和能力,我自是信得过。
只是,我们之前提出的融资方案,新鸿基这边能否最终落实?”
冯景喜闻言,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身体略微前倾,斟酌著开口,说道:“陈生,
关於这一点,我正想与您深入探討。”
他顿了顿,直视陈耀豪,继续说道:“陈生需要如此庞大的融资额度,目標却仅锁定在黄埔船坞50%的股权上莫非,是顾虑和记方面的强力反击?”
陈耀豪坦然点头:“冯生目光如炬。和记如今虽深陷泥潭,自顾不暇,但其终究是根基深厚的英资洋行。
倘若祁德尊爵士能爭取到,同为英资带头大哥的滙丰银行支持,局面便会陡生变数,棘手非常他的话语里透出对潜在对手的清醒认知。
冯景喜迅速捕捉到了关键,问道:“陈生的意思是我们要未雨绸繆,防范滙丰银行可能的介入,所以需要额外准备一笔『过桥”资金,以备决战时刻的粮草所需?”
“正是此意。”陈耀豪斩钉截铁地確认,说道:“当然,滙丰最终是否会出手,现在还不知道。但有备,方能无患。”
一番深入且高效的沟通之后,双方团队迅速达成共识。
新鸿基证券將紧急筹措1亿港幣的备用金,作为陈耀豪一方在收购战役进入最关键、最激烈的“决战时刻”所预留的强力“粮草”,確保能在瞬息万变的四会市场上作出决定性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