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咨尔赵远明,才识宏博,洞悉时务,忠贞体国,朕心甚慰。”
“值此朝廷用人之际,朕求贤若渴,特旨简拔。”
“擢升赵远明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侍郎,赏穿緋袍,秩正三品。”
“另特赐东阁大学士,入內阁参预机务。”
“望尔恪尽职守,勤勉王事,匡扶社稷,不负朕望。”
“钦此!”
旨意宣读完,整个皇极殿內陷入了寂静,一种绝对的寂静。
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天雷劈中,从头到脚一片麻木。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一种近乎疯狂的错愕。
六…六部侍郎?
一人身兼六部副贰之职?
这…这大明开国二百余年,何曾有过如此荒唐的任命。
要知侍郎已是部堂高官,掌一部实权。
六部侍郎,这权力简直凌驾於任何一位尚书之上,甚至堪比內阁首辅。
更何况还加封东阁大学士,入內阁。
这赵远明是何方神圣?从何处冒出来的?
一介布衣,无名无姓,无尺寸之功於朝,无显赫之望於野。
他凭什么?
就凭皇帝一句“才识宏博,洞悉时务”?
疯了,皇帝一定是疯了。
短暂的死寂之后,大殿內出现了巨大的譁然。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吏部尚书李遇知第一个扑倒在地,声音悽厉如同杜鹃啼血。
“六部侍郎乃国之重器,岂能集於一人之身,此乃取祸之道,亘古未闻啊,陛下!”
“陛下,臣冒死进諫,此任命违背祖制,淆乱朝纲,臣等万万不敢奉詔。”左副都御史施邦耀紧隨其后,重重叩首。
“陛下,此人来歷不明,寸功未立,骤登如此高位,何以服眾?何以安天下士人之心?”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翰林院掌院学士涕泪交加。
“荒谬,荒唐,此等乱命,臣等寧死不敢从。”
“请陛下收回成命。”
……
大殿內的眾臣哗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无论是之前爭吵的哪一派,此刻几乎全部联合了起来。
反对的声浪如同海啸,席捲了整个皇极殿。
就连英国公张世泽、范景文、李邦华等人也彻底愣在当场。
被这完全超出想像的任命震得心神失守,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范景文看著跪在御阶下那个依旧平静得可怕的青衫身影,脑中飞快闪过自己所知的所有才俊名字,却无一能与眼前之人对上號。
陛下这究竟是何意?
面对下方如同沸腾般的反对浪潮,朱明面色丝毫不变。
他甚至没有去看那些跪地哭諫的臣子,他的目光只是平静地落在赵远明身上。
赵远明在如山般的反对声浪中缓缓抬起头,迎向皇帝的目光。
他的眼神依旧深邃平静,没有任何受宠若惊,也没有丝毫惶恐不安。
仿佛那道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旨意,於他而言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再次俯身,叩首。
清朗的声音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与反对,只有一句话:
“臣,赵远明,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