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便思己过  我崇禎,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他朱明可以命令净军去抓人、杀人。

但他难道还能让净军去收税、去治河、去审案、去管理成千上万的胥吏和百姓吗?

不可能!

他最终还是要依赖这套官僚体系。

皇帝本质上是天下最大的勛贵,是这套体系的头子。

若是把整个官僚和勛贵集团彻底逼反,那根本不需要李自成或多尔袞动手,大明自己就能分崩离析。

各地镇守武將、藩王、豪强立刻就能打出各种旗號割据自立。

那时他朱明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死无葬身之地,除了投降大清,已经没有別的活路了。

哪怕没有军队造反,各地官员只需消极怠工、阳奉阴违、甚至暗中资助流寇或勾连清廷,就足以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崩溃。

到时候朱明面对的就不只是李自成和多尔袞了,还得加上一个由內部勛贵官僚组成的反对集团。

所以,他只能选择性地杀。

挑那些罪证確凿、民愤极大、而且职位暂时有替代的官员开刀。

对於那些贪腐不算严重、或其位置暂时无人能替代的他只能暂时捏著鼻子忍了,甚至还要稍加安抚。

朱明他现在太缺人了!

每一个熟悉政务流程的官员都是宝贵的资源。

“但愿经过这一轮清洗,能让他们稍微清醒一点。”朱明心中暗道。

他的要求真的不高。

他不指望这群官僚一下子变得清廉如水、效率超高。

因为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朱明只希望现在拨下去一万两银子能有八千两真正用到实处。

比如购买军械、发放粮餉、賑济灾民等等。

剩下的两千两,如果只是被各级官吏经手时层层“漂没”。

他暂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高薪养廉了。

但如果谁敢超过这个底线,或者把手伸向那八千两,那就別怪他的铡刀再次落下。

“人才,最关键还是人才…”

朱明睁开眼,目光落在御案上那厚厚几沓由范景文、李邦华等人举荐的名单上。

只有建立起足够可靠的后备人才库,让每一个位置都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潜在的替代者。

朱明才能真正拥有对现有官僚体系动大手术的底气和资本。

那时再也不需要如此小心翼翼地权衡,他可以更彻底地扫清积弊。

想到人才,他不禁想起早朝上那些激烈反对的声音。

讽刺的是跳得最凶的李遇知、施邦耀等人,偏偏在歷史上都是在北京城破后殉国而死的忠臣。

他们忠於大明吗?

大概率是忠的,或许还忠於他这个皇帝。

但他们更忠於自己心中的那套“道统”、“规矩”,以及“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理想蓝图。

当皇帝的做法符合他们的理念时,他们是肱骨良臣。

可一旦皇帝试图打破常规,触及他们心中那不可动摇的“祖宗法度”时。

即使明知会触怒皇帝,甚至可能掉脑袋,他们依然会站出来激烈反对。

“真他娘的个个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朱明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