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寒铁精,血刀高凌(第二更!)
“哪里,哪里,莲姑娘相邀岂能不来!”
大厅里不少身穿华服的富商纷纷开口,语气多有几分轻桃。
苏牧却是眼眸微眯,这女子步伐摇曳但却平稳轻快,气息也悠长,多半修有一门不俗的轻功,
观其身上气息也是一名八品锻骨境武者。
“此人身上的嫵媚—多半是修炼了某种媚功。”
苏牧想起过去半年里他接取过的一个悬赏,那林二娘是苏牧接取悬赏中唯一的女人,此人临死之际还欲动用媚功蛊惑苏牧。
只是修链金刚身的苏牧心性何其坚韧,加之佛家武学大多都有几分修身养性的额外功效在,此外那段时间的誉抄更是让苏牧心性修为得到极大提升。
寻常媚功对他苏牧无效,最后那林二娘被他一枪挑死了。
“不过眼前这女子身上的嫵媚比起那易筋境的林二娘更强几分不愧是青云五大势力之
苏牧將那些富商的痴迷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不免暗道一声。
眼见富商以及不少江湖人士都被自己嫵媚,那莲婷心中生出鄙夷与不屑,面上却是笑如。
“贵客时间宝贵,奴家便不耽误了,本次拍卖会现在开始,首先拍卖的是青云城內同福酒楼的地契,起拍价五百两,每次加价不得低於一百两。”
同福酒楼,青云城东颇有名气的酒楼,曾也辉煌一时被称为青云三大酒楼之一,如今生意不復以往,沦为二流。
酒楼就在坊市隔壁的街巷,地段比起开在青云街的酒楼差了些,苏牧和药师、小医师三人曾去吃过几次,里面的烧鸭和红烧鱼味道不错。
小医师前些日邀请苏牧今年也去医馆过年,还打算买上几只烧鸭过年吃。
“五百两!”
当即有一名大腹便便的男人出价。
“七百两!”
甲十二座位的富商快速跟价,
“燕雀街的宅院要三百多两—这酒楼多要翻几倍。”
如苏牧预料的一样,场上富商一掷千两,竞价格外激烈,最后这酒楼的地契以两千七百两银子卖出。
“一栋酒楼还抵不上一枚冲筋丸—武道无穷,却也是个销金窟。”
苏牧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之后拍卖会又接连拍卖出了几处產业、地契,苏牧对这些都兴趣缺缺,静静坐在角落的座位上。
时间流逝,三刻钟后进入到了药材拍卖。
“接下来拍卖的是三叶炎参,此参年份在八十年左右,其药力比起百年血参只强不弱,具有极强的气血滋补,其中蕴含的炎气也对一些特殊武学的修炼有著不小神益。”
苏牧精神一振,这三叶炎参就在药师列出的清单之中,也是苏牧来此的目標之一。
台上莲婷话音落下,当即有拍卖会侍女捧著一个托盘而来,托盘中有一檀木盒子,盒子里有著一株长满了赤色斑点的血参,看上去颇有些怪异。
看到是炎参这下轮到场上不少人不感冒了,这炎参光论药力犹在百年血参之上,这点倒没有错。
但这炎参中的那股炎火之气却是如骨之蛆,难以与参药分开,大多数情况就不適合入药,至於修炼特殊武学也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一些拍卖者低声议论著,莲婷也清楚这炎参不好拍,所以她没有在这东西上多费太多口舌。
“这炎参的起拍价为一百两。”
话音落下,无人出价,这已经是本次拍卖会起拍价最低的一件物品,就在莲婷心头做好了要流拍的准备,角落处传来一道沙哑的声音。
“一百两!”
听到有人出价不少人心中嘴笑,纷纷循声望去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个蠢货要掏钱买炎参,感受到眾人的目光苏牧不为所动。
彼之础霜,吾之蜜!
就连台上的莲婷也是微微一证,然后笑著象徵性问了一句,“可还有其他贵客出价?”
无人出价,苏牧直接以保底的价格拿下了这株八十年份的炎参。
苏牧心中微喜,这高年份的炎参並不好寻,他原本做好了个几百两买下的心理预期,没想到一百两就拿下了。
“炎参诞生於地火之气旺盛之地说不定接下来还有其他蕴含炎气的药材。”
苏牧心中一动,果然也如他所料的那般,接下来拍卖的药材中还有好几味带有炎气,五十年份的火云芝,五十年份的赤火果,五十年份的赤根。
苏牧陆续出价,但期间也被人横插几脚,多费了些银钱。
“多半是拍卖会的人。”
但最后结果令苏牧颇为满意,他原本的预期是要费一千两左右,然而实际上只了一半不到,就將药师清单上的药材凑齐,还额外多了拿下了一味药材。
很快药材也都陆续拍完,接下来就到了重头戏环节。
“接下来拍卖的是一块三十斤重的寒铁精,此物锻造时掺入少许,可增兵器三分锋锐,其蕴含的寒气能侵入敌人体內,令气血、劲力运转凝滯,並在伤口处造成冻伤效果,实乃入品神兵绝佳锻造材料!”
台上莲婷眉飞色舞介绍著寒铁精。
“寒铁精?”
“沧河县金洪武馆前任馆主寒刀老人,一柄长刀威震三县,曾单刀斩杀沧河五盗,这五盗中有一人为顶尖七品,还有两人也都是易筋武者,据说他那柄寒刀就是由寒铁精打造的。”
“没错,寒铁精锻造之兵可谓削铁如泥!”
相比先前的炎参之类的药材,显然这寒铁精更受眾人追捧,苏牧注意到不少人都有了明显的身体反应,一个个都目光灼灼望向了台上。
行走江湖,一柄好的兵器能使自身实力大增,入品兵器的价值绝不在七品武功秘籍之下。
“寒铁精么?”
苏牧亲手锻造的那柄枪头就是寒铁打制的,这寒铁精乃寒铁之精华,其品级要高出寒铁一级,
和今年县令锻造入品宝器所用的铁精相当,但因寒铁精天生蕴含寒气,价格上更为昂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