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精神一振,纷纷挺直腰杆,目光中满是期待。
突然,李延脑中灵光一闪,失声叫道:“我知道师父要把新技术用在哪里了!”
眾人愕然转头,看向李延。
马千乘对李延投去鼓励的目光,示意他继续说。
李延压下激动,脸色微红道:“用在提炼矿渣上!”
马千乘笑著点头,心中暗赞,这李延反应机敏,確实值得栽培。
眾人细想之下,皆觉此计可行。
李明更是神情激动:“好办法!按当前技术,矿渣中仍残留六成银,传统工艺难以提取,所以朝廷才默许矿场自行提炼。若新技术能提高提取率,必是一步好棋!”
就在眾人纷纷頷首之际,马斗斛眉宇间仍凝著一丝顾虑,沉声问道:“乘儿,这新技术当真能处理矿渣?每年约莫能提取多少银子?”
马千乘喉头微动,一时竟有些语塞。
这问题,他確实答不上来。
这套提炼新技术源自《石砫马氏秘史》的记载,是马氏后人在梳理先祖失败教训时,结合当代先进工艺所提出的技术改良方案。
他向来坚信,能被载入族史的法子,必是经过先辈反覆实践的,但终究凡事需得亲自动手验证,方能知晓最终成效。
此前他只在矿石提炼环节做过验证,效果颇为显著,可矿渣提炼尚未试过,具体数据自然无从谈起。
李延接过话头:“我曾观摩过师父选矿和熔铅的流程,那些工艺能降低炉渣的熔点与粘度,处理矿渣必定可行。依我估算,至少能提出矿渣中三成的银。”
李明隨即补充:“若以两千斤矿石为基数,矿渣含银约一斤十三两四钱四分,若提取三成便是八两八钱,按年產二十五万两推算,提炼矿渣可得纯银十万两。”
此言一出,眾人脸上皆泛起喜色,如此算来,利润確实可观。
马斗斛先是宽慰一笑,转瞬又锁起眉头:“只是矿监那边未必会对矿渣提炼全然不顾。他们若仔细监察,迟早会发现其中门道,届时怕是要出手干预。”
这担忧並非杞人忧天,眾人闻言皆皱起眉头。
马千乘却胸有成竹:“矿监的监视重点必是正常生產工序,对矿渣向来轻视。毕竟以现有技术,矿渣只能炼出碎银。我们设计工场时,只要將矿渣堆放区设得远些,便能脱离他们的视线。”
一番话逻辑清晰,眾人纷纷頷首,讚嘆此计周全。
马斗斛眼中泛起激动的光芒,矿场盈利的难题既已破解,他如释重负地展顏笑道:“甚好!乘儿方才提及工场设计,我早已吩咐马总管与李总管筹备,今日便趁早將此事敲定。”
马江应声小跑到侧边居所,取来一捲图纸,悬掛於墙。
“我与李总管初到矿区时,便不约而同相中了当下我等暂住的这片区域。此处呈长形,地势平整,距矿区仅三里之遥,便於矿石转运。且紧邻冷水河,能確保生產及生活水源无虞。”
马江说罢,李明上前一步,指尖划过地图標识:
“依我之见,可在离矿脉最近处,按序建造碎矿工场、洗选工场、熔炼工场与提纯工场。至於木炭工场、铅汞工场、工具工场等辅助设施,可依功能就近布局。
此前我等计划在后方设矿渣回炼场,將废料倾入悬崖下,但少主提议將矿渣堆填区外移,此事需明日实地勘察后,再做定夺。”
马斗斛頷首认可,这矿区他已踏查数十次,深知方圆数里內,此地块確是建工场佳选。
然而,他目光扫过眾人时,却见儿子马千乘眉头紧蹙,遂关切问道:“乘儿,你有不同想法?”
“正是!”马千乘朗声回应,语气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坚决,“我反对在此处建造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