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余时光,悠然而过。
太玄峰顶,明华殿后,一方清幽小院。
此地是江青煊除却修行外,日常起居、处理庶务之所。
院中一株桃树矗立,石桌石凳古朴简单。
江青煊正独坐於石桌旁,手中捧著一卷玉简,凝神细读,时而喃喃自语,时而低眉沉思。
《浮光跃金真卷》中提及:
“於九天之镜海,采辉映之华光,得之一气,是为【镜天华仪】...太阴宣照,华光辉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引无上之金辉,筑玄妙之道基...唤作【散金漪】...筑就道基,真元无垢,掌诸变化,善织蜃幻,观心內景,见因知果...”
江青煊沉思片刻,方才缓缓合上玉简,將其珍而重之地放回手边一只同样古朴的玉匣之中。
匣內,除了这道真卷,另有一只玉盏,掀开玉盖,內里空空如也。
他指尖摩挲著冰凉的玉盏边缘,心中缓缓泛起一丝沉甸甸的无力感。
“筑基修行,根本在於秘法指引,更在於契合自身道统的天地灵物滋养...”
《太虚玄圣传道集》有云:
“性者,执也。命者,配也。凡诸玄物,性之藏也,命之纳也。不外乎贵贱次第,分属三宝,藏性纳命,因其类而作別,或盈或缺...”
“这《浮光跃金真卷》所载秘法,无不需求【太阴】一道的灵物...此道稀珍,难以寻得,以我目前所知,亦无替参之物...莫非道途,便要止步於此?”
江青煊微微蹙起眉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远方天际的云海,深邃的眼底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与探寻,仿佛要穿透那无垠的苍穹,寻到一丝踪跡。
他喃喃低语:
“前辈...您道法通玄,神通广大,既赐下此道真卷,必有深意。却不知,需我这区区xiao xiu,来为您做些什么呢?”
他缓缓收回目光,暗自低眉,思绪翻涌。
“这前途渺茫,又该如何走下去...”
咚咚咚……
恰在江青煊心绪翻涌、陷入沉思之际,院门被轻轻叩响。
“掌门师兄,修远求见!”
门外传来王修远清朗却略带一丝紧张的声音。
思绪被打断,江青煊眉梢微动,迅速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復平日的沉静。
他抬手將玉匣轻轻合上,置於石桌一角,扬声道:
“门没閂,进来便是。”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
王修远迈步而入,步伐依旧沉稳,但细看之下,那挺直的背脊似乎比平日更紧绷了几分。
江青煊的目光缓缓落在他身上。
当年那个在渔槐村中眼神清澈、带著几分懵懂与执拗的少年,如今已二十七岁了。
岁月似乎並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跡,只是褪去了稚气,眉宇间沉淀下沉稳,眼底深处则多了几分经歷磨礪后淬炼出的锋锐。
他穿著一身乾净利落的素白长袍,若非腰间悬著一柄样式古朴的长剑,单看这身儒雅装扮,倒真像是哪家书院走出来的年轻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