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看著被孩子们“缠住”的两人,一边给柳智敏倒茶,一边轻声讲述著金老先生的故事。
“家在哪里……具体地址我也不知道。”
女士坦诚地说,目光温柔地落在小春身上,小春正被一个小女孩用绘本小心翼翼地逗著。
“金老先生啊……他在这里,就像是孩子们的另一个爷爷。”
她端起茶杯,眼神飘向那些奔跑玩耍的孩子,陷入了回忆:
“大概是……五六年前了吧?那时候还没有小春。金老先生是带著他的小孙子天天来的。
他儿子儿媳工作特別忙,好像是跨国公司的,经常出差,白天就把孩子託付给金老先生。
老爷子真是有耐心,每天准时把孩子送来,然后就坐在这里,”
她指了指旁边一张宽大的、铺著软垫的矮凳。
“陪著孙子,也陪著其他孩子。他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绘声绘色的,声音特別好听,孩子们都围著他;
他还会陪他们搭积木、做手工,教他们认字……那大半年,这里因为金老先生,多了好多欢乐。”
女士的嘴角带著温暖的笑意:
“后来,好像是孩子要上小学了,或者是他儿子工作调动去海外了?
具体不太清楚,总之孩子被接走了。金老先生消沉了几天,但很快又来了。
他说习惯了,喜欢看孩子们笑闹的样子。”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著敬佩,“他不需要託付孩子,却依然风雨无阻地来当志愿者,陪孩子们读书、玩耍。孩子们都特別特別喜欢他。”
“然后……”
女士的目光重新落回小春身上,带著一丝感伤。
“大概两年前吧?金老先生身边就多了这个小傢伙。”
她看著小春,“第一次来的时候,小春还有点怯生生的,躲在金老先生的腿后面。金老先生就抱著它,跟孩子们介绍这是新朋友『小春』。”
“从那以后,每次来,都是小春陪著金老先生了。
它可乖了,不吵不闹,就安静地趴在金老先生脚边,或者在他给孩子们讲故事时,蹲在旁边的小垫子上,像个忠实的听眾。
孩子们也习惯了它的存在,看书累了就去摸摸它,它也从不生气。”
女士看著此刻被孩子们围著的小春,声音轻了下来。
“金老先生总是说,小春也喜欢听孩子们的笑声……只是……”
她欲言又止,眉头微蹙。
“最近……好像有段时间没见到金老先生了。都是小春自己跑过来。
在门口待一会儿,放下不知从哪里捡来的小玩意儿,有时是片漂亮的叶子,有时是颗光滑的小石头,然后又跑掉……今天这个盒子……”
女士看向那个被小春放在门口、此刻在阳光下泛著幽蓝光泽的绒面盒子,眼中充满了和柳智敏、江时起一样的疑惑与隱隱的不安。
柳智敏的心沉了沉。五六年前带孙子来,两年前开始带小春……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小春现在独自行动,还带著这个盒子?
柳智敏听著女士的讲述,手上摺纸的动作慢了下来。
金老先生的形象,那个爱孩子、有耐心、后来带著小春出现的老人,在她心中愈发清晰,也愈发让她牵掛。
她下意识地看向门口的小春。
小春似乎感应到了她的目光,也似乎觉得等待的时间够了。
它站起身,重新叼起那个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深邃的蓝色绒面盒子。
它没有发出声音,只是最后看了一眼书屋里的热闹景象——尤其是那个被孩子们围著、正在努力搭建“城堡”的高大身影,和那个被小女孩们簇拥著、笑容明媚的漂亮姐姐——
然后,它悄无声息地转过身,迈著轻巧而坚定的步子,离开了充满童声笑语的书屋门口。
“啊!小春走了!”一个眼尖的孩子发现了,指著门口喊道。
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又被吸引过去,发出一阵小小的、带著失落的嘆息。
柳智敏和江时起也立刻看向门口。那抹橘色的身影已经融入巷口的光影里。
“抱歉,女士,孩子们,我们得走了!”
柳智敏连忙放下手中的彩纸,对孩子们露出歉意的笑容。
江时起也立刻站起身,小心地避开自己搭建的“城堡地基”。
“姐姐/哥哥再见!”
“下次再来玩!”
孩子们虽然不舍,但还是懂事地挥手告別,小脸上满是期待。
“谢谢您的茶和故事!”
柳智敏和江时起匆匆向女士道谢。
“快去吧,希望金老先生没事。”女士忧心忡忡地点头。
两人不再耽搁,快步衝出书屋。午后的阳光有些晃眼,他们眯起眼睛,迅速搜寻著那抹橘色。
“那边!”
江时起眼尖,指向巷子尽头一个拐角处即將消失的尾巴尖。
柳智敏和江时起立刻追了上去,他们的衣角似乎还沾染著彩纸的碎屑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而心却被那只叼著蓝色盒子、独自前行的橘猫紧紧牵动著。
下一个目的地,会是什么地方?
那位让孩子们念念不忘、让小春如此执著寻找的金老先生,到底在哪里?
悬在心头的那份不安,隨著小春的脚步,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