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韞,我不知道我在你眼中是形象,但我知道我自己有很多不足,昔高祖斩白蛇起义,以韩王相张良为谋主夺取天下,而今你可愿为吾之子房,为我查缺补漏,助我……扫平中原,光復汉室。”刘备站起身来,缓缓走下台阶,神色变得真诚肃穆,紧紧握住苏淮的手,一字一句沉声道。
“淮受之有愧,若玄德公不弃,我愿为您谋划大业。”
话已至此,苏淮也只能无奈地嘆了口气,比肩张良他何德何能啊。
好吧,能不能比肩也不是一句话能否定的,至少张良已经入黄土几百年了,他还正值风华,未必不能爭上一爭。
接著他笑著看向简雍,戏謔道:“不过宪和,我抢了你的位置,你不会怨我吧。”
“君子尊贤而容眾,何必执著於虚名利禄。”简雍昂首挺胸回答道。
苏淮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怎么感觉你像是在骂我贪图功名。”
“宪和、子韞皆有大才,何必相互爭让。”刘备听著二人言语也笑了笑,不过他平日里不怎么处理政务,此行真的只是为了苏淮而来。
隨后相对而坐论谈许久,既然刘备认可了自己,苏淮也就不准备藏拙了,直接將军屯以及隱户问题道明,並且把一些解决方法也都整理出来,除了未有头绪的制定法令,其余的条条框框都比较清晰。
刘备和简雍在旁也听得津津有味,苏淮的有些构想在他们看来完全就是奇思妙想,极为跳脱,但关键在他的解释下好像还都能平稳施行。
“既然子韞有此信心,儘管去做就好,任何阻力皆可用此剑压之。”刘备听完直接拿出双股剑中的一柄递了过来,强大的气势让面前桌案微微颤抖,这並不是单纯的內气具象化,而是恢宏的帝王之气,若是有擅面相之人在场,绝对能发现当刘备这话说出口的同时,他的气数便从命运多舛大器晚成变成了一片兴顺大业可期。
“谢玄德公。”苏淮看著此剑,稍一犹豫还是收下了,这既是为了以后便於行事,也算是对刘备的一种承诺。
刘备见此也鬆了口气,说实话做出这决定的时候他心中也有些打鼓,此番举动无疑是將所有权力交予苏淮一人,没有留下任何的制衡手段。这也就意味著,如果苏淮有朝一日背叛了他,那么他麾下的政治体系將直接瘫痪,一切將从头再来。
【真是多虑了,我本就起於微末,何必如此瞻前顾后,有得便有失,倘若真有那一天,也只是我刘玄德识人不明,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刘备转念一想,整个人释怀不少。
刘备一脸洒脱地走后,苏淮收剑入鞘將之悬在墙上放好,隨后唤来简雍,询问起这些日子治下的近况。
儘管因为出征耽搁了几天,但相对而言政务处理並不麻烦,苏淮更想知道各项任务的进度指標,毕竟这关乎著接下来的战略是否需要修正。
“我统计了主公所收拢的流民人数,共有约三十万人,我正在派人加紧编造户籍册,安置工作大概需要一月,至於城墙修补想来你也看到了,你的以工代賑响应之策不错,很多人乐於从事於此,水利亦是同样。”
简雍顿了顿,继续说道:“屯田开垦的话,我已经向百姓公布了新的屯田令,但如何调配屯田兵伍的次序还是你自己来计划吧,尤其是现在还有大量黄巾加入。除此之外,我们的商贸体系正在重建,玄德公最近和孔融在接洽,已经有商人愿意来我们这里购入地皮买卖了,不过技术层面还得靠我们自己。”
【呃……原来孔北海为人还是挺厚道的啊,我还想坑一波人家来著。】听完这话苏淮有些心虚,但此时临时更改决策也不是他的作风,只能到时候宴席上多敬两杯酒了。
“技术短缺我有办法搞定,到时候忽悠商人一事交给我,屯田给我两天时间也没问题,你来给我打下手吧,爭取先把屯田兵制完善好。”
说罢,苏淮翻开帛书,开始奋笔疾书。
闻听此言,简雍一边干活一边嘴角抽搐,前几天貌似还是自己指挥对方来工作,这会儿身份互换过来,这小子倒是適应地挺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