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师成与王黼相视一眼,然后一同俯身拜道:“官家圣明,得转世仙童相助!”
赵佶哈哈大笑,心情大好,一扫之前洪灾的鬱闷。
你李纲不是说朕无德吗?转世仙童都来助了,难道还不能说明我的德行?
————
陈途安还不知道自己成了“转世仙童”的人瑞,要是知道,一定会夸一夸赵佶:你猜的真准。
他正迎来了,在这个世界的第一场考试,主考官正是会稽县王县令。
县学外舍的考试比较简单,不考策论,只有四书与经意,经意还是选考。
但陈途安考砸了,他脑子里的確有些前任留下的乾货。
但受伤躺了半年,后面进了县学他哪里会正儿八经学习?
王教諭在上面之乎者也,他在下面不是画图纸,就是在写商业计划书。
至於造反的计划,只能在心里想想,不能落於纸面,免得被人看去藉机生事。
他还抽空回忆了前世看过的小说,誊抄在纸上,准备这次进京谢恩时,顺便办个报纸。
办报纸这事,还是前两天他在曹轩哪儿学武时,见到几张邸报和小报想到的。
这些报纸都是从汴京送来,邸报记录官方信息,小报內容却能惊掉人下巴,什么雷人大瓜都有。
什么汴京地下有食人魔、某公主与駙马的私生活等等。
甚至有蔡京扒灰,连时间地点都写得很清楚,胆子也忒大了。
这个瓜当真雷人眼球,连陈途安都被其吸引,不过他知道蔡京扒灰八成是假的。
毕竟这老傢伙眼睛都快瞎了,就算想干也有心无力。
此事是真是假,陈途安也不得而知。
但他能看出,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他打算办个小说报,再加入些私货,顺带能赚点钱。
歷史上,传闻欧阳修和他儿媳妇扒灰,就是其政敌通过小报传出去的。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欧阳修与儿子决裂,同时名声扫地。
这次考试,陈途安儘管考砸了,反倒还传出了个好名声。
这还要归功於,王县令额外出了首诗词题。
自王安石变法后,诗词就不再是科举必考。但没了科举约束,民间对诗词喜爱更盛,民间诗社、词令盛行。
毕竟曾经做为科举题目令人头疼,如今就只剩下风雅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还不用拘泥於韵律。
县学內部考试,王县令做为主考官,自然能按照爱好出题,当然他出的题亿点不要脸。
题目是讚颂当今朝庭开明盛世、君臣德行高尚、百姓安居乐业。
陈途安看得出,这王县令是想进步,以此巴结昏君奸臣,就算巴结不到,也能表表態。
可这题目,却把县学学子们噁心的够呛,明眼人都能看出朝中奸党当道,皇帝蒙蔽圣听,王县令是想攀附奸党。
因此许多学子,诗词题都交了白卷。
王县令將这些交白卷的学子,通通评为下等,陈途安也在其中。
当然有交白卷,自然也有想上进的学子。
他们为巴结王县令,把昏君夸得古今无出其右、圣德远超尧舜,將朝中奸臣比作当今比干、在世魏徵,总之怎么不要脸,怎么来。
这些人的名声很快在越州城臭了,但也因此受县令举荐升入州学。
陈途安也同样噁心的不行,交了白卷。
做为外舍为数不多,诗题交了白卷的学子,他比那些上舍、內舍的名气都大,几乎每天都有学子邀请他赴宴。
因为,他被开除了。
县学考评得了下下等,就会降舍,他是外舍已无舍可降,自然要开除。
虽然很多学子为他惋惜,但陈家人却不以为意,甚至很高兴。
他们这种土豪之家,最缺的就是仕林名声,县学上不了,还能上稽山学院么。
二伯陈举仁和四叔陈举孝,笑呵呵夸讚了陈途安,让他不用担心上学问题,还宽慰他这次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