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庙志  我在诡异民国当江湖相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观音娘娘低眉垂目,法相端庄,即使蒙著一层灰,依旧难掩普渡眾生的悲悯。

供桌在莲座台前倾颓歪倒,两条桌腿已然折断,桌底胡乱堆叠著一摞旧书。

佛殿不大,只一眼已尽览无余。

不对啊……人呢?

陆长寿感觉非常奇怪,他明明亲眼看著白孝成等人將尸体抬进了佛殿,殿內又无其他出口,三个大活人和一具羊尸,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莫非,这佛殿里还有暗门?

来回扫视著殿內每一个角落,正准备仔细寻找,不经意间瞥见了供桌底下堆叠的旧书。

隱约的,观音二字映入眼帘。

观音……观音教?

陆长寿连忙蹲下身子,捡起最上面的书册,拂去厚重的积灰。

书已是极旧,黄绸书皮磨损得厉害,却依稀辨出几个模糊的字跡。

《观音禪院庙志》。

陆长寿大失所望,本以为是与观音教有关的书籍,却不料是眼前这座寺庙的庙志。

观音教虽借了观音的名头,但本质上实为蛊惑乡民的邪魔外道,与佛门的观音禪院,分明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关係。

虽是如此想著,陆长寿还是鬼使神差地翻开了书册。

书册看著旧,但成书的年代並不久远,扉页上明白地写著安国五十二年记,距今还不到二十年。

前半部分主要记录著禪院的来歷,以及歷代高僧的事跡;后半部分,则主要集中在了十几年前禪院的住持慧聪禪师身上。

字里行间极尽吹捧,言其佛学造诣精深难比,辨经讲禪无一不通,方圆百里的百姓无不奉其为在世活佛。

然而细看其所载功绩,却又语焉不详,含糊其辞,儘是大而化之的溢美之词。

摆明了是老和尚给自己脸上贴金,专门请人撰写成册来为自己歌功颂德的。

他耐著性子往下看,倒也读到一些老和尚確实做过的善事。

书中提及,他当年联络周围村落的乡绅土豪成立了互助会,专门收养因时局动盪而流离失所的孤儿。

彼时禪院香火也还算鼎盛,规模最大时,曾同时收养十数名孤儿之多。

只是如此兴旺的一间寺庙,为何短短十几年便破败成了这副样子,陆长寿就不得而知了。

书册的最末尾,夹著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是一张合影。

正中身披袈裟的应该便是慧聪老和尚,他身旁站著个挺著將军肚,颇有老板派头的胖男人。

前排则排立著五个孩童,四男一女,应该是寺中收养的孤儿。

陆长寿起初本不太在意,只隨意扫了一眼。

可目光突然落到了最左边那个男孩时,瞳孔骤然紧缩。

他是五个孩子中最壮实的一个,右脸颊上覆著大块形状怪异的深色胎记。

不管是胎记的轮廓还是位置,都与丁午提供照片上的胖脸和尚一模一样。

这个穿著破旧僧袍的孤儿,就是他在找的观音教逃犯。

陆长寿有些难以接受,一个从佛寺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竟会成为一个手上沾满血腥的邪教逃犯?

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將照片单独取出来收入怀中,继续搜寻起可能存在的机关暗门。

不多时,便察觉到了异常。

在本该落满灰尘的莲坐檯上,有一片莲瓣比周围乾净了不少,明显经常有人碰触。

陆长寿尝试著用力一推,清脆的机括转动立即响起。

莲坐檯后方,地上的青石板赫然滑开,一条幽深狭长的甬道出现在陆长寿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