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得到了刘光续院士的肯定,但保险起见,赵达丰还是让华安写出了近几年的一些技术壁垒的突破路径。
如arf光刻胶、cuda生態、t700碳纤维等,涵盖了半导体製造、人工智慧、新材料等多个高端技术领域。
这一点华安没有排斥。
准確说,就是没有论证要求,他也要写下来。
因为等到他脑海里的计划真正开始实施,就是要从当今科技水平以及面临的技术壁垒开始一步步提升。
只是因为有了他或者说那个时期所有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再需要这个庞大的工业体费漫长时间去攻克一个个技术壁垒。
这条盘踞在东方的巨龙,將会在5年时间內没有任何技术阻碍地达到正常发展100年后的科技水平!
“arf浸没式……”
“关於国產gpu的cuda兼容层尚未完善,开发者生態薄弱……”
“国產t700级以上,拉伸强度大於等於……”
传递纸张的过程中,不时会有院士向华安提出问题。
华安只能按部就班或者说將脑子里原封不动的东西说出来,而对方听了以后瞬间就能明白和理解。
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没有提出问题,因为他们看到內容后,就已经將所有知识融会贯通。
正如华安当初记忆这些东西的时候,那些科学家说的:当你写出这些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就是我们国家学术最顶端的人才。”华安不由小声感慨。
出现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不被重视的。
不要觉得有的院士来自国科研四、五院,就比一、二、三院的差。
五个国科研院以及其他地方的重点研究院,划分只是因为研究的领域不同。
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而在自己的领域,每个研究院都敢称第一。
“我没问题了。”
“arf也没有问题。”
“t700全对,如果可以,我现在就落地!”
……
不到两个小时,华安写下的所有技术壁垒突破路径,全部得到肯定。
而这段时间,除了中间出去过几趟,赵达丰一直都在现场。
“好了,各位院士,大家现在可以返回休息的地方了,东西先不要带走,之后国家整理后会送到各位的手中。”
“另外大家来之前已经签过保密协议,需要怎么做就不需要我提醒了。”
大家对於赵达丰的话,都是点头表示明白。
来之前他们签的保密协议,比《辞海》都要厚,还是相关工作人员简述了內容后,他们才直接签的字。
因为如此短的时间,加上他们的年龄因素,根本看不完。
等到会议室里只剩下华安和赵达丰两人的时候,后者神情郑重其事,言语鏗鏘有力。
“华安先生!国家基本认可了您的穿越事实,我在这里谨代表国家和全人类,感谢您的伟大付出,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您的卓越功勋奖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您的事跡將激励时代的奋斗者砥礪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