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先生!”
通道走廊中,廖勇追了上来,华安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廖勇站在这位年轻人面前,他气喘吁吁,不知道是因为跑的这几步还是因为心情太过激动。
这位中年男人,握著华安的双手,眼神真挚而感激。
“华先生,您是对的!我们应该相信国民,感谢您的信任!”
他在华安的阻拦下,仍然是后退几步,认认真真地躬下身子。
正如昨天在办公室,华安为了全国人民向他们躬身请求。
他代表办公室,代表项目组,代表全国人民,躬身感谢华安的信任。
华安笑了。
或许只有与这样的人一起共事,才是人生的幸事。
能与祖国同生共死,能与这样志同道合的人並肩作战,即使最后以失败告终,他仍是与有荣焉,不枉自生。
最终,在晚上12点,会议室所有人听到了经济办公室的好消息。
“今天的义捐人数,突破了5000万!”
接下来的四天,全国各地,就近的人前往纷纷前往义捐站点。
所有站点全部排起了长龙。
义捐网的线上捐助,更是人满为患。
好在科技足够强大,支撑起了这庞大的数据传输。
义捐第四天,人数突破了7000万,达到了最高点。
义捐第五天,人数达到了4000万!
义捐第六天,人数达到了2000万!
义捐第七天……
“1700万!”
“1800万!”
“1900万!”
“1950万!”
所有人屏住呼吸,看著大屏上的数据跳动。
10万亿,这个天文数字早已在半个小时前突破,他们现在关注的,是义捐人数。
数字在增长,在朝著那个数值增长。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呼吸变慢,紧紧盯著那个数值。
当后面全部归零的一刻,最前面的数字从“1”变成了“2”。
“2000万!”
“2000万!”
廖勇转过身,面对大家,声音激昂。
“我宣布,义捐金额超过10万亿,义捐人数……突破2亿!”
2亿人!
2万万人!
二十万万国民,有两万万人参加了义捐,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参加义捐!
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
宾夕法尼亚大道2600號。
“所以说,这次义捐他们成功了。”黄色老者目光凝重,双手合握在桌上。
他已经无心关心领带和可乐,不到两个月,兔子送给他一连串惊喜。
“这应该算经济部门的事情。”情报部门把问题拋出去。
“对方当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释放內部生產力,缓解外部压力,按照模型测算,种家想要挺过这段困难期至少需要10万亿!”经济部门的高官回答道。
“那他们义捐到了多少?”
“这应该算是情报部门的事情。”经济部门把问题拋回去。
大领袖看向情报部门。
“这……”
不指望得到什么有用的回答,大领袖目光锐利地看向外面。
“我要打跨洋电话,北盟……是时候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