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对著守门亲兵低语几句,亲兵便神色一凛,立刻冲了进来。
那亲兵快步入內,声音因急促而显得有些尖利:
“沛公!门外.....门外有一人自称是会稽郡守项梁將军麾下使者。
他奉命前来,求见沛公!”
与此同时,府衙之外的桓楚,右手正抚在胸口,平復著狂跳的心。
他奉项梁之命,早已潜入此郡多日,暗中观察活跃著的各路义军。
今日却恰好在府衙附近,隱约听到了议事厅內传出的爭吵声。
作为楚地有名的豪侠,飞檐走壁,探听消息的本事早已融入骨血。
於是他屏息凝神,运起听息之术,便將林檎那番“聚沙不能筑塔”以及“南下共举王师”的惊天大论,给听了个一清二楚!
桓楚当场如遭雷击!
因为这番话,几乎就是自家將军项梁与军师范增,在无数个日夜里反覆推演与密谋下定下的核心方略!
而项梁给他的命令,本是探查各路势力,若遇机会可便宜行事。
而此刻,桓楚清晰的意识到,这沛县之內,藏著一个可以改变时局的机会。
於是,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开始了行动。
回到议事厅內。
在得知项梁遣使前来的下一刻。
满堂皆惊!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席捲了整个议事厅。
说客不请自来,这本就是一桩足以记录的奇事,但更奇特的是,这使者不请自来的时机!
情理之中的是项梁作为一方雄主,在打定主意起事后必然会广布斥候,关注周边地区的动向。
刘邦克服丰邑后已经算是一方不小的势力,派人前来探查或招揽是合乎逻辑的。
然而,这逻辑却无法解释这巧合到令人脊背发凉的“意料之外”。
所有人的目光,在震惊之中,下意识地全部转向了那个依旧云淡风轻的年轻人。
这一刻,在眾人眼中,林檎那清秀的身影,仿佛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威严的光环。
这.......这已经不是智谋所能解释的了。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未卜先知?!
林檎此刻也僵在原地,只是本能的维持著此前的形象。
他感到自己的手心此刻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只是.......根据歷史的大势做了一个最合理的推断而已。
项梁起事后要西进,必然要联合周边势力,而此地正好处於交通要津。
因此项梁派人前来是必然的结果,只是这时间点......纯属巧合,纯属偶然!
歷史的惯性,终究还是將沛县这支义军推向了它本该匯入的洪流之中。
然而,当他迎上厅內那一双双眼神时,林檎知道,这个巧合已经由不得他进行解释了。
这份误会,与其想办法解释,不如就让他顺其自然吧。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对著刘邦微微頷首,脸上强行勾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其声音平静如水,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看来,王师之路已由天意为我等铺就,沛公何不请这位使者,上堂前来一敘?”
————
丰邑既定,高祖召集眾议。
武將恃胜欲北击秦,文吏持重望主守。
两相爭执,莫能决断。萧何乃引天下大势问於林檎。
时林檎为功曹,进言剖析陈王『聚沙不能筑塔』之弊。
力主当以『復国』为名,方可合天下之心,成王师之业。
又言:“楚人思旧,其心最烈,可遣使南向探之。”
高祖闻之,大喜,曰:“子诚真乃吾之管仲也!”
言未毕,有使自会稽至,言项梁之意。
满座皆惊,自此益信林檎有鬼神不测之机,敬畏日深。
————《汉书·林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