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下邑城前  从秦末开始冒充千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夕阳的余暉如同一匹被撕裂的绸缎,无力地铺陈在极远的天际线上。

行军的队伍拉成一条蜿蜒的长龙,在广袤的平原上缓缓蠕动。

对於一支以步卒为主,辅以少量劣马的军队而言,为了维持军纪与阵型而將每日负重行军的目標定在三十里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行为。

这种速率的行军通常被称为“常行军”,而三十里也被称为一舍——也就是宿营和宿营之间的距离。

三舍之后,下邑那坚硬的夯土城郭的轮廓终於出现在了地平线之上。

大军选择在城外五里处的一片高亢平地安营扎寨,此处背靠一小片树林,面临一条溪流,视野开阔,既便於取水伐木,又利於防范敌军夜袭。

在接连几日的行军后,无论是体力还是心气都有所损耗的眾將士围坐在堆起的篝火旁,从倒映的火光中感受著彼此的存在。

对於一支军队而言,其最重要的【血条】其实就是组织度。

它代表著指挥者的命令下放到最基层的士兵处所能被执行的效率与准確度。

由士气、体力和粮草共同决定,同时也和虚无縹緲的个人魅力以及人心相关。

因此有的將军可以率领军队翻山越岭,最终直插敌人肋部,而有的將军十万人带出去,行军到半路就逸散了一半。

这就是所谓“带兵能力”的差距,和临场的指挥,陷阵的武勇与战前的规划並类为武將的关键数值。

而在秦末的乱世舞台中,初出茅庐的周勃在这方面的数值显然不错。

不仅是在这几日的行军中让军队做到了最基本的士气与阵型不墮。

而且也能够在后勤的保障中维持士兵的心气,以保证在接敌的时候依旧保有足够的战斗力。

而就在这攻城前的临门一脚,考验他战前布阵的时刻也已经到了。

只是此刻的帅帐之內,气氛却比帐外的晚风还要沉滯几分。

帐內,周勃魁梧的身躯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

作为主將,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部队中瀰漫的疲態,在几日的负重行军后,战斗力的损耗几乎是一定的。

“將军,我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立刻攻城实属不易。”

一名面相老成的军官率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我以为军队可以休整一日,恢復体力,再图进取之策。”

“休整一日?”另一名性急的校尉立刻反驳。

“我军粮草本就不丰,在此多耽搁一日,便多一日的消耗!

而城內秦兵以逸待劳,只会越守越稳!当趁其不知我军虚实,一鼓作气拿下!”

“说的轻巧,不如让你部先行攻城,看看阁下的一鼓作气有多悠长。”

帐內顿时响起一片爭执,一方主张保存体力,另一方则担忧貽误战机。

双方爭执不下,却都说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周勃被爭执吵得心烦意乱,猛地一拍案几:

“够了!”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眾人,最终落在了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林檎身上。

“子诚先生,依你之见我军该如何布置?”

作为被刘邦派遣至此的监军,林檎不单是负责军功的记录,更多的也是倚仗於他的“未卜先知”。

在此刻,他的意见足以影响到这几千人,甚至是更多人的命运。

所以林檎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爭得面红耳赤的眾人。

虽然薛城会盟的攻略他没用上,但是隨之而查阅的秦末资料则更让他更好的掌握了此刻的歷史进程。

对於当前的战爭而言,这种从后世溯源而来的大局观念,往往和游戏中全开了战爭迷雾没什么区別。

所以他並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诸位可知沛公主力如今正在何处?”

眾人一愣,周勃下意识地回答:

“自然是已至亢父,与秦嘉部会师抗敌。”

“正是,”林檎点了点头,声音清朗而有力,压下了帐內的所有杂音。

“我军此行的目的並非只是攻取下邑这一座孤城。

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此地,为沛公主力解除侧翼威胁,並形成犄角之势,牵制司马夷军的主力!

时间,才是我等最宝贵的財富,也是我等此战最大的敌人!”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主张休整的那名老成军官,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薛校尉体恤士卒之心我敬佩之。

但是我军休整一日,城內秦军亦能多一日加固城防,多一日调集援兵。

待我军体力恢復,面对的恐怕是更加坚固的城池与数倍於前的守军。届时,我等將付出何等代价?”

那薛校尉闻言后张了张嘴,却终究无言以对。

林檎又转向那名主张速攻的年轻校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