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来访  游荡在历史中的尸解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他提出了帛书的核心观点。

于吉沉吟良久,目光闪烁不定。

陆离所言尸解之法,来歷悠长,可追溯至黄帝、广成子时代。

太平清领经中也有过记载。

尸解仙道便如蝉蜕,修行者一次次尸解“转生”,留下或皮、或发、或衣……乃至或刀、或剑等有形之物,如蝉蜕下之旧壳。

而“本真”得以蜕去飞升,成於真仙。

此法被评作“仙品之下第”,但经文中又说“其稟受所承未必轻也”。

联想到种种,于吉思量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尸解……此法確为末法时代诸多秘典中提及的一种『捷径』。然其凶险异常,需借滔天气运或万民愿力,行偷天换日之举。

稍有不慎,便是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且此法成就者,是否真为『仙』?还是某种介乎於鬼神之间的存在?犹未可知。”

他之所言,与陆离修行《尸解蝉蜕秘要》有所不同。

“借乱世气运,窥视天意,推动尸解……”陆离咀嚼著于吉的逻辑,眉头紧锁,“代价未免太大!亿万生灵涂炭,只为成就一人或数人之超脱?此道,恐非正道!”

“正道?”于吉反问,带著一丝苍凉的嘲讽,“在这锁死的大道之前,何为正?何为邪?若能窥得一丝天机,寻得破局之法,为后世开一线生机,些许牺牲……或许是必要的代价。”

他的话语充满了沉重,似乎还带著一丝近乎偏执的使命感。

陆离默然。

“或许,这便是我辈挣扎於这末法囚笼中的悲哀与无奈!”

两人论道。

值此末法之际,能够碰到一个可称“道友”之同辈,当属幸事。

先前的那一丝不愉快,早都在交谈中烟消云散。

东汉末年。

亘古不变的星空下。

陆离和于吉,一青年,一老者,共探长生之道!

庭院之中,时而低语,时而爭论,玄奥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流转碰撞,他们都是末法时代修行有成方士,或许便是这个时代,修士最后的绝唱。

这一幕,必將永刻歷史长河之中。

广宗城,县尉府邸深处。

一间辟出的净室。

室內陈设简朴,唯有一张蒲团,一个香案,案上供奉著一卷古朴的竹简。

张玉真身著青色便袍,盘膝坐於蒲团之上。

双目微闔,气息绵长。

他正运转竹简上记载的五斗米道核心法门——《想尔注》。

“存想丹田,太一紫房。”

意识沉入下腹丹田之处,观想一团氤氳紫气,如同孕育仙胎的紫府神宫。

他口中默诵真言,配合摶气致柔的呼吸法门,试图引动天地间残存的微弱元气,疏通经络,涤盪尘垢。

五斗米道出自黄老道。

其修行讲究性命双修,法门眾多。

除了导引服气,亦不乏存思、守一之法。

张玉真深諳诸般法门。

此刻,他摒弃万念,心神高度凝聚。

“一者,其元气沌沌之时也,乃至道之喉襟也……”

经文在心海中流淌。

他竭力守住那一点先天灵光。

试图感应那虚无縹緲的“道成身化,蝉蜕度世”之境。

然而,任凭他如何运转玄功,存思守一。

甚至辅以服食精心炼製的丹药,那通往“蝉蜕度世”的门槛,却如同隔著一层无形的、坚韧无比的障壁,始终无法突破。

丹田中的紫气看似氤氳,却缺乏一种贯通天地,真正“身化”的灵性与力量。

“天地元气越来越微弱了。”

离开阳平治,往日里还能感应到的稀薄天地元气,在这广宗城內直接变得异常滯涩,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粘稠之物包裹、隔绝。

几近於无!

瓶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