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穿著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灰头土脸的样子与金碧辉煌的紫宸殿格格不入。
但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是格外明亮。
嗯,不错。
倒有那么几分世外高人的气质。
李承钱暗自点头。
“草民薛礼拜见太子殿下。”
薛仁贵这才回过神来,慌忙跪地叩首。
方才他竟看呆了!
太子殿下比画上那神仙还要英姿勃发,气度非凡。
李承钱起身,亲自一把將他扶起,“薛卿不必多礼!孤可是久仰你的大名啊!”
这话一出,殿內眾人都愣住了。
这灰头土脸的农家汉子,太子是从哪儿听说他的?
还久仰大名?
薛仁贵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他在龙门县就是个普通庄稼汉,连县太爷都不认识他,怎么就让当朝太子久仰了呢?
“殿下如此抬爱,草民不过乡野村夫,实在受之有愧!”
薛仁贵心里直打鼓。
太子殿下这该不会是认错人了吧?
“哈哈哈!”
李承钱爽朗大笑,“英雄不问出处!现在籍籍无名不要紧,来日一飞冲天,才叫天下人知道孤没看走眼!”
说著,他亲热地拉著薛仁贵往餐桌走,“来来来,都是自己人,一起用膳!”
薛仁贵受宠若惊。
快三十岁的人了竟像个毛头小子似的红了脸。
而赵节早已自来熟地找了个位置坐下。
他盯著那口咕嘟冒泡的铜火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殿下,”
赵节搓著手,“这到底怎么吃啊?”
“让毛大教你!”
李承钱哪有閒工夫管他,只是一味地帮薛仁贵涮菜……
其他人都是目瞪口呆。
能得殿下这般抬举的还真没几个人!
但他们哪里知道,眼前这位局促不安的农家汉子,將来会成为威震辽东的白袍將军!
几人涮了一会儿火锅。
李承钱注意到薛仁贵始终局促不安,筷子都没敢多动几下。
算了,这午膳暂且到这吧。
“程內侍,你带薛礼下去洗漱更衣。”
外人面前也不太好喊亮哥。
李承钱低声对程亮交代,“另外,再给他弄些吃的,我看他没吃饱的样子。”
“遵命!”
程亮会意,恭敬地领著薛仁贵退下。
而毛大也手麻脚利地將铜火锅收拾带走。
至於赵节,则跟著李承钱到书房饮茶了。
“殿下,这大汉有什么过人之处啊?”
赵节很好奇。
“呵呵。”
李承钱神秘一笑,卖了个关子,“到时你就知道了。”
两人正说著,有內侍前来稟报杜荷求见。
“看来是裴行俭来了。”
李承钱猜得没错。
杜荷在兵部办完手续,便是领著一应良家子到东宫復命。
他记得裴行俭是殿下特意交代过的。
便领著他来到紫宸殿。
“殿下,臣把裴行俭带来了。”
杜荷拱手復命,鼻子不自觉地嗅了嗅,“臣是不是来晚了?”
嗯,空气中还残留著火锅香气。
“可不是嘛!”
赵节忍不住揶揄,“老杜,你吃饭都赶不上趟!”
“末將裴行俭,参见太子殿下。”
裴行俭上前给李承钱行礼。
他虽然也有些拘谨,但却是比薛仁贵要有些见识。
“不必多礼。”
李承钱打量著这位未来的名將,心中暗喜。
歷史上,裴行俭可算得上全才。
他能领兵打仗,曾经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
也能写文章,留下文集几十卷。
更善於写行草,留下诸多关於书法的论著。
最重要的,他有识人之明。
经他提拔的程务挺、黑齿常之、王方翼等都是李治在位时期的名將。
而李治也正是凭藉裴行俭和这些名將,才在在位期间,將大唐的疆域扩张到最大。
呵呵,这样的人才收入麾下,简直是捡到宝了!
一天之內。
东宫收入未来两员大將!
可喜可贺啊!
李承钱心里很適意。
几人坐定,可书房里的气氛却有些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