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样的话!
连一个字也没有改动!!
张启民悄悄往自己的大腿上使劲掐了一把。
疼!
这不是做梦!
他赶忙朝刘翠回答:
“是的,我就是你弟弟的初中同学,安仁村的张启民,你是刘翠姐吗?”
对面的人抬起头来,一脸惊讶地看著张启民:
“你……认识我?”
张启民朝刘翠微笑了一下,说道:
“我见过你一面,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到你家找过你弟弟。”
张启民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將一张五元纸幣向刘翠递去。
刘翠似乎没料到张启民会这么爽快。
她脸上的神情有些木訥。
她慢慢伸出了手,却没有敢抬起来接。
张启民上前一步,將钱一把塞到了刘翠的手里。
看她接住了,就说了句“刘翠姐,钱你不用急著还”,便迈开步子继续赶路。
走出六七步远,身后传来刘翠清脆的嗓音:
“谢谢你,启民兄弟……”
直到走出很远了,张启民都没有再回头。
在张启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昨晚上自己笔下《白鹿原》中的故事。
此刻,《白鹿原》里的人物田小娥,和现实中的刘翠完成了一次重叠。
“刘翠姐,希望你拿这五块钱,儘快摆脱困境,不要走上绝路!”
“刘翠,我的娥儿姐……”
张启民边想,脚下不停,边往前面的安仁集镇赶。
身后,传来了一阵由远及近的摩托车排气管的声音。
等到靠近时,又响起了两声喇叭声。
张启民赶忙闪到路边让道。
“启民!”
一声亲切的呼喊,在张启民的耳边响起,听声音很是熟悉。
身上背著行李的张启民缓缓转身,发现是张建涛。
原来,早上张启民出门后,张建涛就去了他家,得知张启民已经出发后,就开车追来了。
张建涛一脸羡慕地对张启民说道:
“听说你在县文化馆工作了?那天你怎么没等我啊,我都在汽车站等到五点半,没见你来,我才回南山村的!”
张启民想要解释,张建涛已將他的嘉陵熄了火,然后上来就卸下了张启民背上的行李,往他的摩托车后面放。
张启民想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建涛哥,你这是干什么……我不急的,不能耽误你做生意……”
“没事儿!你现在都到城里上班了,怎么能没个人送?来,上车!我送你!”
张建涛三下五除二,將行李放到他嘉陵座椅后面自己加装的架子上,然后手脚麻利地用绳子绑了个结结实实。
张建涛的摩托车明显改装过,座椅长得有点夸张,连驾驶员算里面,估计同时坐四个人绰绰有余。
看到这里,张启民顿时心情大好,一扫刚才见到刘翠后的低落。
许多年后,张建涛跟人说起,启民到城里上班第一天,是我开摩托车送他去的!
这牛,有得他吹了!
而且会吹一辈子。
…………………………………………
即使是重生而来,张启民都不知道文化馆是一家组成人员多么复杂的单位。
在县文化馆工作的“人才”都不是专业出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