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考验  火红50年代,我垂钓万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智化寺。

李二河今天没有发现唐楚钟的身影。

这与平日工作从不迟到的他有些反常。

李二河想到上次钟楼修缮工程,唐楚钟故意给自己设立的考验,

不由得提高警惕。

今天一切正常。

上次受伤的古建筑木作专业人员,这次没有出现在现场。

李二河望向殿顶的木架。

上面孤零零的琉璃瓦修復员正在忙碌。

李二河將自己管辖的杉木架检查完毕后,只听头上喊:

“李二河同志,唐大师找你。”

李二河回头看向四周,並没发现唐楚钟的身影。

“往上看。”

李二河抬头看去,方才看见他趴在湿滑的琉璃瓦上,仔细的观察窟窿的大小。

李二河麻利地通过木架,隔著几米的距离喊:

“唐大师有什么事?”

唐楚钟没有回头,伸出一只手,来回摇摆。

这是招呼自己走过去。

琉球瓦片年久失修,踩上去发出“嘎吱”的响声。

看似几米远,却充满危险。

他也选择爬行过去。

刚来到唐楚钟的身边,就发现他拿著本子和皮尺,详细记录著窟窿的大小、边缘走向。

这是屋顶补漏的前期准备。

“唐大师,你是准备用什么方法填上窟窿?”

唐楚钟回过头说:“普通的榫卯工艺,先搭水平框架,

在框架往上延伸,这样就能形成依託,利於上面铺设琉璃瓦。”

唐大师话题一转,平静地问:

“你会几种榫卯?”

李二河当场被问住。

他的一身木匠活都来源於前身。

寻常木工活还行,遇到古建筑维修,技术自然是不够的。

“我会燕尾榫。”

唐大师点点头,没有言语。

燕尾榫,是百姓生活中遇到最常见的榫卯结构。

两根木头两端,一个削成倒三角,另一个製造正三角的鏤空。

只要两者的尺寸不出问题,两块木头,依靠燕尾榫就能完美的组合在一起。

之所以说燕尾榫简单,是因为其它种类的榫卯结构,涉及多个维度的组合。

不像燕尾榫,只是一个水平面或垂直面的组合。

唐大师这是要考验自己啊。

李二河暗自嘆息,这几个月只关注寻常木匠活。

却忘记向更高水平的木匠手艺而奋斗。

贏得同仁堂的订单,却失去歷史扬名的机会。

他情不自禁的说出上一世的口头禪:

“我透,损失大了。”

“透榫?你还会这个。”

趴著的唐楚钟转过头,拿著两根木头,给李二河看。

接过木头,他脑中產生疑惑:

唐大师把“透,损”两字听错了,还是真有“透榫”这种技法。

李二河看著手上的榫卯结构,与燕尾榫完全不同。

燕尾榫的特点,两个榫头面积是一样的。

而透榫却不同,外形上穿入部分大,而穿出部分小。

类比於,燕尾榫是两个人手掌完全握住。

而透榫,是一人伸出整个手掌,另一人伸出一根手指。

李二河看过一遍,脑中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唐大师,透榫运用在哪些地方?”

唐楚钟趴著低声说:

“榫卯用於大木构件,目的是减少对柱子的破坏。比如上次故宫太和殿中金柱,多用透榫连接。”

“谢唐大师指点。”

李二河微笑著继续钻研手中的透榫木件,一个念头闪过:

唐大师为什么教自己?

瞬间喜悦的皱纹爬上眼角。

诸葛亮终於肯见刘备了。

李二河刚想继续请教,只听见唐楚钟低声说:

“给你三天,你学会所有榫卯技法再来找我,杉木架子你先不用管。”

三天?

榫卯结构,是古人工匠的智慧结晶。

其中涉及到皇宫殿宇等製造技法,往往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绝不外传。

唐大师这的考验有点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