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部长满含期待地看著秦歌,问道:“那你现在有什么好办法吗?”
秦歌思索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先採取以点带面的策略。
拖拉机我们会加急生產,但小型农耕机更適合在全国推广,因为它的生產难度相对较低。
像小型旋耕播种机这类设备,一般经济状况稍好一点的家庭都能够承受。”
钱部长听后,眼前一亮,点头称讚:“你这个方法可行。经济条件一般的村庄可以先用小机器。
富裕些的村庄则能用拖拉机。哎,还是我太心急了,发展確实得一步一个脚印啊。”秦歌也跟著点了点头。
钱部长又道:“这段时间,你们杨厂长到部里匯报农机厂的成果,我看了,感觉现在农机厂的规模还是比较小。
我和工业部的领导们谈了谈,决定加大对你们农机厂的投入,提升生產能力。不要过度依赖其他厂给你们送配件,毕竟其他厂也有自身的生產任务,国家对它们也有统一安排。”
杨厂长激动地问道:“钱部长,您的意思是……”
钱部长点点头,肯定地说:“拖拉机的生產,你们得自己想办法实现自给自足。
现在你们的產量较低,要是后期產量大幅提升,那些给你们生產配件的厂家,供应能力是有限的。
而且,不能因为你们的生產,耽误了人家正常的生產任务。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你们要自己组建生產线。”杨厂长认同地点点头。
秦歌看著钱部长,说道:“钱部长,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没错,但是你们杨厂长提交的数据,我仔细看过了,还和工业部的部长进行了对接,可行性非常高。
而且我们到你们送去拖拉机的一些村庄走访调研,发现確实大大增加了土地的耕种面积。
从老百姓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干活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所以,我们研究决定加大对农机厂的建设投入。”
此时的杨厂长太过高兴,隨口问道:“那建设后的农机厂归哪个单位管理呢?”
钱部长思索片刻,回答道:“根据我和工业部领导的商討,农机厂后期的发展潜力不亚於轧钢厂,所以我们决定將农机厂和轧钢厂分开独立管理。”
杨厂长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神情变得失落起来。原本如果轧钢厂和农机厂不分开,所有的成绩自然都归杨厂长和郭副厂长。
可一旦分开,这功劳很可能就落到別人头上了。
但杨厂长也清楚,他心里明白,如果农机厂扩大生產,规模发展得和轧钢厂相当。
以秦歌目前的资歷和能力,这个厂长的位置大概率不会是秦歌的。
工业部和上级领导肯定会选派一位既有能力又有威望的人来直接管理,这正是杨厂长所担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