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凌云没反应过来。他之前以为转正不难,了解过条例后才知道再提前也提前不了多少。
何昊解释道:
“实习期最短六个月只是常规而言,並不包括你这样有立功表现的。像咱们夏乐队长,当初在实习期凭藉星象占卜找到了一个危险的通缉犯,立过一次二等功,转正加流程就只用了一个月。
“像你这样连续两次解决了觉醒者罪犯,再加上姚队帮你操作的『见义勇为』叠加立功,我想……折算下来怎么也有一个三等功,肯定能够提前。”
凌云听得眼睛一亮:
“能提前多久?”
“三等功的话,估计不会超过三个月吧。”
“立功也要这么久啊……”
“实习容易转正难嘛,相当於把新觉醒者放在眼皮子底下审核。规矩虽然死板,其实都是有血的教训。”
凌云点点头,表示理解:
“民航界里也有类似的话,看起来离谱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背后都是一次次事故。”
“是这个道理。呵呵,学弟,我听姚队说你当初也是尖子生,不比我差,怎么报的飞院呢?当然不是说飞院不好,我只是好奇。”
何昊问道。
凌云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就看何昊竖起大拇指:
“是个爷们!你当初选的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是运气差点。哎,后面的事情谁想得到?”
“学长呢?按理说你都在京大读到博士毕业了,怎么选择又回了陵江?留在首都应该前景更广吧。”
凌云格外好奇道。
从某种程度说,何昊的学生生涯曾是自己的未来蓝图。
何昊咂了口可乐,悠悠道:
“简单的说,受打击了。”
“受打击?”
凌云看著何昊,有些意外。高考状元,京大博士,会受什么打击?
“当初我刚到京城,也是志得意满,觉得未来都在手中。结果进了京大,才发现都是些怪物。”
何昊苦笑一声:
“就举个最浅显的例子,英语。我高考英语146分,学得自认啃专业文献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去了京大,才发现那些发达地区的尖子生,英语根本不用学——他们好多直接是在国外长大的,至少也是寒暑假就去国外度假。英语,对学生时代的我来说是需要练习的科目,需要培养的特长;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从小就会的技能。
“这只是小小的一个方面,资源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即使对我来说,考上京大也是一个成就,然而对我的许多同学来说,那是他们人生规划的必然一步。
“但这也就算了,资源的差距是先天的,我不怨天尤人,自己奋斗就好。但是,有一些同学,成长环境还不如我,可取得的成就让那些精英家庭的同学也要仰望。我之前觉得自己不算笨的,可是去了才发现,人和人智力上的差距,可以那么绝望……
“所以到头来,我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智力,只是一个平庸的小镇做题家。”
何昊嘆了口气:
“这一度让我很气馁,甚至有和我差不多的同学感觉落差太大、自暴自弃,最后连本科都没能毕业。
“我还好,浑浑噩噩、平平庸庸的读著,勉强混了个博士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