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的交通出行,还真是一言难尽回家这一路,陈逐五臟六腑都快被顛出来了。
陈逐老家不算远,在离榕城五十多公里的一处大山里,可要想回家的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这些年,市里从小日子那里进口了不少客车,可根本轮不到穷乡僻壤使用,他只能坐那种带篷布的农用大卡车。
卡车后斗还不到十平方,却摆满二十来张小竹凳,正常情况下都是满座,没有凳子的,就只能贴边站著。
放后世,这超载数百分之五百了,可在这个年代,却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哪怕车上都已经没空间,沿途还是有不少乘客挤上来。
可这些都没啥,让陈逐难绷的是,这辆卡车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乘客会拎著鸡鸭,有些乘客带著咸鱼。
在这炎炎夏日里,臭香港脚,鸡鸭屎味,还有乘客憋不住的屁,外加小孩把屎拉裤兜里,各种味道混杂在这十平方不到的空间里发酵,人在醃一会就要入味。
直到副驾驶喊道。
“石塔山到了,到站的赶紧下车。”
听到这话的陈逐如获大赦,拎上布包,直接从卡车上跳了下来,逃离了这个恐怖空间。
看著大卡车扬起的尘土,陈逐忍不住来了句:“撒女內,老子以后再也坐这车就是猪。”
可到这里,陈逐还没有到家,眼前一处通往山上的路口竖著一块木牌,上面写著:
【向前村往里走20里】
“次奥啊!”
先前那段路体验是很差,可至少可以坐著不动,一想到要背著东西走20里路,陈逐就特別怀念前世他那辆刚买没多久的坦克700,舒適不说,后排也很宽敞,想摆什么姿势就摆什么姿势。
道路两旁杂草灌木丛生,时不时就发出熙熙唰唰,还有一些奇怪的声音出来。
陈逐当即捡了根木棍防身,他可不想才刚穿越,就被路边的野怪偷了。
回村的前十里路,陈逐一个人影都没见到,多是噪鹃和斑鳩的声音,可到了一处叫十里亭的地方后,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了。
层层叠叠的稻田,上面种满绿色水稻,不少戴著斗笠的村民在田里弯著腰拔草,还有人拿著锄头修整田埂。
就在稻田不远的地方,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有几个光著屁股的小男孩,在溪水互相泼水玩耍。
这里是大山里为数不多的小平原,是向前村专门用来种水稻的地方。
陈逐小时候,就经常跟著父母来这里干活,童年有一半时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什么抓蚂蚱,溪里面掏鱼抓乌龟,那会由於馋肉,甚至把蜻蜓、竹笋虫抓起来烤了吃。
可最好吃的,应该还是竹林里的知了猴,美中不足的是,这东西是季节限定,要夏日天黑后才能抓得到。
......
作为村里首个大学生,陈逐可以是向前村的名人,也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兴许这个年代没啥电子设备,这些村民一个个眼神都贼好,隔著老远就看到他。
“是陈逐回来了。”
经那人这么一喊,田里干活的人全都朝他这边看了过来,並跟他挥手打起招呼来。
“怎么自己走路回来。”
“没让你舅开拖拉机去接你啊。”
“今年是不是毕业了,分配到哪个单位了?”
“这还用问,肯定是好单位。”
一位正在加固田埂的大爷感慨道:“要是我家孩子也肯念书就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