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朱允炆的书房。
朱允炆倒背著双手,在厅堂內来回直溜。
齐泰侍立在一旁。
朱允炆眉头紧锁:“当初,你说朱允熥是必死不可,可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活得好好的。”
“陛下,不必担心,微臣还有一计。”齐泰成竹在胸。
“你有什么计策?说来听听。”
齐泰並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移了话题:“不是微臣斗胆说你两句,你不应该听徐增寿的话,把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人释放回北平啊。”
“哦,有何不妥?”
“陛下请想,朱棣只有这么三个儿子,
倘若他这三个儿子掌握在我们的手上,那就是最好的人质,纵然朱棣有反心,他能说不顾及三个儿子的性命吗?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立於不败之地。
如今,你把他们三兄弟释放回北平了,朱棣没了后顾之忧,我料在不久的將来,他还会兴兵南下。”
朱允炆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有几分后悔,
但是,朱允炆作为帝王,明明做错了,也不愿意当面承认:“徐增寿说,我们只要把朱高炽、朱高燧和朱高煦兄弟三人释放回去,可安朱棣的心。”
齐泰听了,摇了摇头:“此真小儿之见也,
陛下,你忘了徐增寿和朱棣是什么关係了,
他和朱棣是亲戚,是一伙的,他自然是向著朱棣了。”
“不至於吧,徐增寿敢欺骗朕吗?”
齐泰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要不这样吧,北边有强虏,
我们可以此为名派人到北平去,在重要的职位上,安插上我们自己的人,
这样,就可以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
同时,削弱和分散他的兵力,他就是想反,也不可能了。”
朱允炆听他这一说,脸上露出了笑容:“爱卿,还是你的点子多啊。
你想怎样安排?”
“让张昺出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和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为主,张信为副,
另外,派徐凯、宋忠和耿瓛三人分別屯兵临清、开平、山海关一带,这样一来,可保万无一失。
如果我们的人能够顺利到位的话,那么,朱棣就是想反,也不可能了。”
“果然好计。”朱允炆听了齐泰的话,眼里亮著光。
齐泰进一步说道:“陛下,可趁此机会,令朱允熥前去北平宣读陛下的旨意。
如果我们的人没安排到位,陛下便可以此为由治朱允熥的死罪。
换句话说,就算我们人全部安排到位了,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人恨朱允熥一个洞,
朱允熥若是到了北平,你觉得他们还会让他活著回来吗?”
朱允炆哈哈大笑:“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
齐泰面露得意之色。
朱允炆隨即又想到一个问题:“只是,母后请来的鸡鸣寺的和尚让虞谦抓了去,母后前去让虞谦放人,
虞谦却不放,你说这事儿,怎么办呢?
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母后就不吃饭。”
“虞谦为什么不放人?”
“他说那些和尚不但偷盗財物,而且,偷吃酒肉,不是真正的和尚,因此不能放。”
“偷盗財物,酒肉和尚?”
“是啊。”
“有证据吗?”
“有啊。”
“即使如此,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既然太后亲自去了,虞谦也该把人释放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