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 朱允熥驻军在外,王月悯倾诉衷肠  大明:我,朱允熥,开局复活祖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老朱接著说:“允熥被朱高遂抓了起来,关押在北平的大牢里,他能够顺利地逃出来,也算是不易了。”

马皇后在旁边听了,白了老朱一眼:“重八,你说这事儿归根结底是不是都是你的错?

还是你没有考虑好呀,你只想著让朱棣去防备北元,难道你就没有想过朱棣要来夺皇位吗?

在歷史上,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不传给儿子的,恐怕还是不多见吧。”

其实,这件事,老朱也是经过考证的,歷史上也是存在的。

比如南越武王赵佗,他原是秦朝的官吏,后来,他打下了桂林郡和象林郡,

建立了南越国,便自立为南越武王。

那老傢伙的生命力非常旺盛,竟然活了100多岁,一生经歷了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等九位皇帝,

正因为他太能活了,所以他的儿子死在了他的前面。

在他临终之时,他便把皇位王位传给了他的孙子赵胡。

老朱的这种做法就是想效仿赵佗。

马皇后嘆息了一声道:“可不是我说你,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是,我也听说歷史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结果往往都不是太好。

南齐武帝萧賾是开国皇帝萧道成的长子,482年,萧道成死了。

萧賾继位为皇帝,於是他便立了长子萧长懋为太子。

萧长懋很贤明,他礼贤下士,在朝廷內外有很好的名声,

文武大臣都很拥戴他。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將来萧賾死了,自然是萧长懋继位为皇帝了。

可惜,萧长懋是个短命鬼,於492年,病死了。

当时,摆在萧賾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把皇位传给次子萧子良,二是传给孙子萧昭业。

萧子良作战经验、治国经验都十分丰富,应该说是理想的人选,

但是,萧賾没有这么做,而是越过其他的儿子,直接立了萧长懋的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

萧子良不服气。

萧昭业继位后,不到一年,便被萧子良赶下了台。

此乃前车之鑑,为什么你不吸取教训呢?

你看,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是不是非常相像?”

“这——。”老朱也知道马皇后说得没错,歷史上的確发生过这样的事儿。

但是,像这种事情,也不尽然。

完顏庸是金国的第5位皇帝,他是金太祖完顏敏之孙,是金睿宗完顏宗辅之子。

完顏亮在攻打南宋的时候,让他留守东京。

但是完顏亮和完顏雍之间的关係並没有那么好。

完顏亮的一些做法让完顏庸觉得他要对自己下毒手。

因此,完顏庸在手下眾將拥护之下,在辽阳府登基称帝。

后来,他进军京都夺取了政权。

不久,完顏亮也在途中被杀了,完顏庸就废了完顏亮的皇帝尊號。

完顏庸做了皇帝之后,立了次子完顏允恭为皇太子。

完顏允恭也是十分贤明,文韜武略样样精通,很有治国经验。

他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將来皇位就是他的了,但是,很不幸,完顏允恭病死了。

可是,完顏庸並没有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而是立了完顏允恭的儿子完顏璟为皇太孙。

完顏庸给他找了很多的老师,重点培养他。

1890年,完顏庸死了,完顏璟在他的灵柩前继位,是为金章宗。

金章宗继位之后,励精图治,大胆的改革,使金国的国力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辽道宗耶律洪基算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了。

在他在位的第10年,立了儿子耶律浚为太子。

但是,因为受到耶律乙辛的陷害,

耶律洪基並没有认真的加以详查,便將他废为庶人,不久耶律浚病死了,年仅20岁。

当时,耶律洪基並没有急於立太子,最后,他立了耶律浚的儿子耶律延禧为皇太孙。

1101年,耶律洪基病逝,耶律延禧继位为帝。

歷史上,把皇位传给孙子的还有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

他是蒙古国的第5位大汗,在蒙哥去世之后,与阿里不哥进行了4年的爭夺,终於取胜,获得了政权,成为蒙古国的最高统治者。

1271年,他改蒙古国为大元。

后又迁都大都,然后,派兵南下灭了一大宋,统一了全国。

忽必烈做了皇帝之后,立了自己的儿子真金为皇太子。

真金深深受汉族文化的薰陶,成为朝廷中汉文化的领导者,与阿合马针锋相对。

1285年,真金因为禪让之事忧鬱而死。

真金死了之后,

忽必烈没有再立其他的儿子为太子,而是,在1293年的时候,立了真金的儿子铁穆耳为皇太孙。

他又把铁穆耳派去镇守蒙古汗国的故都哈剌和林,1294年,忽必烈死了,铁穆耳顺利地继承了皇位。

铁穆耳继承皇位之后,大力发展生產,惩治朝廷內外我,使大元帝国的实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被称作是一位守成之君。

歷史上,大体来说有这位5位帝王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

其中,除了赵佗是因为长寿,熬死了自己的儿子外,

耶律洪基之子是被权臣陷害。

其他的几位儿子都有仁君风范。

但是,他们都是先於自己的父亲而去的。

最后,迫不得已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

朱元璋对於歷史上的那些事,也是了如指掌。

当初,他对太子不抱很大的希望,而且,太子朱標也的確没有让他失望,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朱標都是一位明君。

他对自己的弟弟们都非常的宽厚,朝中大臣也都非常拥戴他。

可惜,后来,老朱让朱標到陕西去巡查,回来之后,得了风寒,不久就病死了,这让老朱十分痛心。

老朱十分后悔自己让他到陕西去巡查,如果不是因为那一次巡查的话,或许朱標就不会得病。

不管怎么样,朱標死了。

老朱要重新审视。

他思考著把大明帝国交给谁来掌控。

他也不能把皇位传给朱棣因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朱標死了,就应该由秦王和晋王来继承皇位,这就是兄终弟及,但是,秦王和晋王的身体又不好。

他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把皇位传给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

老朱这样考虑,也有他的道理。

朱允炆表现得十分仁爱、孝顺。

在老朱看来,朱允炆继位可以保全其他的孙子和他的那些儿子们。

但是,他没有想到朱允炆继位之后,大力削藩,操之过急。

引起了藩王们的不满,尤其是北平的朱棣。

朱棣政治经验、作战经验都明显地比朱允炆要丰富,两个人交锋了数次,目前来说,算是平手吧。

老朱对赵寧儿说:“上一次,是我让允熥到黄河渡口去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也有责任。

这样吧,你回到军营之后,就对朱允熥说让他和常遇春在苏州那边待著,防备海盗再次来袭。

京师之事,让他暂时就不要过问了。

另外,我写一道旨意给你,如果齐泰或者朱允炆要调朱允熥回京师的话,朱允熥可以凭此旨拒绝。”

赵寧儿一听,神情稍缓,心想有了老朱的这一道旨意,朱允熥就可以不买朱允炆的帐了。

朱允炆就是能耐再大,他也惧怕老朱。

老朱刷刷点点,写了一道旨意交给了赵灵儿。

赵灵儿看过之后,揣在了怀中。

老朱不放心,又交代赵灵儿说:“你到了苏州军营之后,你和朱允熥说,让他一定要小心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那对父子不是好对付的。

我曾经悬赏数十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都抓不住他,狡猾透顶。

何况他如今已经成了气候,已经不是当初的他了。”

“请皇爷爷放心,我知道了。”

虽然老朱现在不是皇帝,但是,他的旨意比圣旨还管用。

苏州。

朱允熥的军营。

赵灵儿返回军营之后,把回京师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