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坚壁清野,朱允熥扩军  大明:我,朱允熥,开局复活祖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京师。

早朝。

太监王鉞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捲帘退朝。”

此时,齐泰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允炆最近忧心忡忡,自从老朱驾崩,他继位之后,接踵而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让他应接不暇。

他低头看了看齐泰,问道:“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自从陛下继位以来,燕王朱棣心中一直不服,曾经率兵十万违背圣旨前来弔丧,

当时,陛下就应该一鼓作气把朱棣消灭了,

可是,陛下仁慈,念及骨肉亲情,不忍心对其下手,

然而,朱棣不思报效朝廷,却心生异心。

他在手下大將张玉、军师姚广孝等人的建议下,兴兵作乱,

此前说什么要率兵支援咱们攻打海盗,纯粹属於藉口,

他们真正的用意是要攻打京师,幸亏陛下圣明,识破了他们的伎俩。

他们使用了声东击西之计,表面上一路军队从黄河延津渡口南下,实际上,他的主力集结在济南一带。

幸赖铁鉉和老將盛雍联起手起来,將燕王的军队击退。

朱棣已经有了造反的事实,陛下不可以太过仁慈了,当发兵剿灭他。

拖延的时间越长,对咱们越不利呀。

如果朝廷无法將朱棣剿灭的话,其他的藩王必会蠢蠢欲动,爭相效仿。

到那时,咱们將会更加被动。”

听了齐泰的分析,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朱棣是真反了,也有人认为这不太可能。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朱允炆心乱如麻。

他心想自己真够倒霉的,自从做了这个皇帝,却遇到了这么多的事儿,真是烦死了。

此时,他把目光投向了老將耿炳文,问道:“老將军,你此次出兵,旗开得胜,宝刀未老啊。”

耿炳文听朱允炆提到了自己的名字,赶紧奏道:“陛下,末將並没有什么功劳,乃陛下洪福齐天,眾將士用命,侥倖取胜罢了。

另外,朱允熥也帮了咱们的大忙,如果不是朱允熥事先渡过黄河,稳住了朱高燧和张玉他们,我们也不可能偷袭成功。”

应该说,耿炳文说话还是比较客观的。

郭英在旁边听了,却不大乐意,心想我们立了那么大的功劳,被你一句话就说没了。

我们拼死拼活的,岂不是白忙了一场?

朱允炆点了点头:“刚刚兵部尚书齐大人已经说了,看来,朱棣是真反了,

对此,你有什么良策退敌吗?”

耿炳文奏道:“陛下,依末將之见,我们可以坚壁清野,依託坚固的真定城,消耗燕军,咱们不与他战,时间一久,他们粮草匱乏,必定会自己退去,到那时,我们再趁机掩杀,可获全胜。”

耿炳文提出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一直以来,耿炳文在文武百官的心目中,是一个善守大將,意思是他只会防守,不会进攻,甚至有人认为他胆子太小,所以,才提出这么一个策略。

李景隆奏道:“陛下,末將以为不可。”

“哦,李爱卿,你有什么观点吗?”

“末將认为,此时,朱棣刚刚开始造反,正处於萌芽状態,咱们尚有百万大军,咱们可以率兵踏过黄河,直扑北平,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把北平拿下来,何必要拖延时日?

说什么等待他们的粮草匱乏,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朱棣有北平作为大本营,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前方运送粮草,

说不定,他们的粮食比我们还要充足,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再说了,时间一长,如果我们不能把朱棣给剿灭的话,其他的藩王便会以为我们朝廷软弱可欺,

倘若他们再和朱棣联合起来,便会形成更强大的力量,

到那时,我们再想剿灭朱棣的话,就更难了。

因此,我反对坚壁清野,固守真定。”

对於李景隆所说的这番话,朱允炆心里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是啊,朱棣不是没有大本营,而且,这些年下来,北平经过他的亲手打造,已经今非昔比了。

朱允炆手扶著龙椅,看向徐辉祖,问道:“徐爱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徐辉祖一直缄口不言。

他自知自己和朱棣有著一种特殊的关係,他的姐姐徐妙云嫁给了朱棣,正是燕王妃。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是他的亲外甥。

虽然徐辉祖一心向著朝廷,可是,总有人在朱允炆的面前搬弄是非,

认为徐辉祖不可能那么贴心,比如,上一次出兵,

本来,朱允熥强烈地向朱允炆建议,让朱允炆任命徐辉祖为將。

但是,最终,朱允炆在齐泰的建议下,改变了策略,改用了耿炳文和郭英为將。

徐辉祖心里明白,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他不轻易说话。

此时,他见朱允炆问到了,他再想迴避,也迴避不了了。

他站到了大殿的中央,行礼:“陛下,微臣以为耿老將军的政策更为稳妥些。”

朱允炆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哦,那你说说看,他怎么个有理?”

“末將读的兵书不多,但是,其中有一条便是为將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朱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现在兵强马壮,

而且,他与北元作战多年,作战经验丰富,手下有朱高煦、张玉、朱能等大將,都不是好对付的。

如果我们出兵去攻打朱棣的话,可能战胜他,也有可能战败。

如果战胜了,还好点儿,万一战败了,那就麻烦了。

其他的诸侯王、北元、海盗蜂拥而起,到那时,陛下將会捉襟见肘,四面都是敌人。

如果咱们採用耿老將军的策略,驻守坚城真定,

朱棣想跨过黄河,势比登天。

不管怎么说,咱们是朝廷的正规军,剿灭乱党,名正言顺。

朱棣是造反,民心也不会向著他们的。

时间久了,他们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凝聚力,军队自然便会退去。

咱们可以调集重兵,趁机掩杀,此为万全之策呀。”

朱允炆听了徐辉祖的分析,眨了眨眼睛。

他心里盘算著,觉得徐辉祖说得也有理呀。

是啊,如果跨过黄河与朱棣作战,

打贏了还好,万一打败了,捂不住啊。

而且,遍观朝中的这些將军能真正能打的,没几个,

耿炳文本就是一个善守大將,而且牟事已高,郭英的身体又不太好,经常生病,

李景隆徒有其表,不堪大用,徐辉祖倒还不错,但是,他与朱棣的关係太密切,不敢大用,万一有什么变化,那还得了?

铁鉉还可以,但是,济南也极其重要,抽调不开啊。

朱允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徐辉祖说得有理。

他又问齐泰:“齐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觉得这个事应该怎么办呢?”

齐泰听说朱棣打出的旗號是“清君侧,诛小人!”,要发动靖难之役。

那也就是说,要清理他了和黄子澄了。

哎呀,万一让燕军打过来,对自己可是太不妙了。

他也觉得耿炳文的策略相对来说,稳妥一些。

只要把燕军挡在真定城以北,应该不会什么太大的闪失。

齐泰想到此处,清了清嗓音,对朱允炆说:“微臣更倾向於耿炳文的政策。

耿老將军一生用兵极其谨慎,他防守城池,从来没有失手过。”

朱允炆听他这么一说,道:“好吧,那就任命耿炳文为主將,郭英为副將,率兵十万进驻真定城,

务必把燕军挡在真定以北,如果你们俩把真定城给丟了,提头来见!”

耿炳文和郭英赶紧跪在地上领旨。

齐泰又说:“得派人通知宋忠、徐凯和耿瓛他们,让他们提高警惕,密切关注朱棣的动向,防止中了他们的圈套,伺机出兵,对朱棣进行打击。”

朱允炆也同意了,立即给他们三人下达了旨意。

苏州军营。

赵灵儿命人在营帐的外面搭建了一个帐篷,在帐篷的边上竖著一个牌子,上面赫然写著两个大字“招兵”。

赵灵儿的任务就是负责招兵,她现在的权利可大了。

所有来参军的人都要经过她,她说行就行,她说不行就不行。

这一天早上,来了一个人。

他乐呵呵地来到赵灵儿的面前,说道:“灵儿,你现在升官了,权力可大呀,能不能把我也收了。”

赵灵儿抬头观看,只见来的这个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赵灵儿赶紧站起身来:“二舅,你怎么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