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渔夫  家父刘寄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刘义符跟在刘裕身后,还未进那刘府,便听得阵阵嘈杂声。

“刘公,琅琊王进言,欲带兵马千人,先行北上修缮祖陵……”

“允。”

“刘公,庾氏、曹氏声称……我等只购得………”

“你与茂宗再去…………”

“刘公,王將军的信……”

“放那吧。”

“刘公,今日陛下到华林园与………”

“刘公,吴郡徵募有三千青壮………”

队伍从门外排到了屋內,张邵领命后,刚走出来,见到刘裕父子二人,作揖行礼道。

“主公与世子怎来…………”

“无事,只是带车兵来看看道民。”

刘裕连掩盖都不愿掩盖,除了必要的大事,其他事务他向来是交由刘穆之打理,这不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的,自从刘穆之跟隨他之后,向来都是如此。

数年前,刘义符就已经从征虏將军提为中军將军,获得开府的权力,而张邵如今的担任的官职,便是他的参军、记室。

“既如此,仆还有公务在身,恕不能陪……”

张邵与刘裕谈论几句后,便与那属僚一同出了府。

刘义符看到台阶两侧的竹牘、讼书、信件堆积成一座座小山,一名名书吏在稳固原有的小山上,还在不停的继续往上叠著。

他走近了些,从人肉的缝隙中看到了刘穆之。

只见刘穆之右手握著笔,左手拿著信件,站在其身旁的书吏还在不断的述说著什么。

刘穆之在面对前后“夹击”的处境时,常以頷首回应,遇到了棘手的,则会停下手中的动作,斟酌片刻后再给出答覆。

队伍排得长,可处理的也快,不一会,府门的队伍排到了堂外。

原以为刘义符会大吃一惊的刘裕,见他神色並未如自己所想一般,只是微微张了张嘴,眼睛瞪的比平日大了些。

这一幕,刘义符在高三的办公室见过,一张张白的试卷从印表机里弹出,摆满了一张张布满裂缝的办公桌和椅子。

昏暗的灯光,三棱页的悬掛风扇,以及桌上那如同城墙般的书本试卷。

“你现在可知道为父为何能早出早归了?”

“父亲怕不是要活活累死刘公?”

自己要是记得没错的话,刘穆之年纪是比刘裕大的,接近六十岁的老头,还天天九九六,他不病重谁不病重啊!

“事务虽繁杂,但多为决策,具体的事务都是交由小吏属僚们去做……”

刘裕回答的泰然自若,但却对刘义符的问题避而不谈,开始教起他如何处理政务。

出於无奈的刘义符只能竖起耳朵仔细听著,即使刘裕不比刘穆之,可自己一个门外汉,连小小佐吏都不及,自然要多学多看。

讲了有一会,刘义符不知刘裕是口乾了还是腰酸了,遂带著他来到了庭院內歇息。

凉亭內的竹板上,还架有两支竹竿,刘裕拿起一把,又递给刘义符一把。

他手上的动作不紧不慢,將那透明泛光的丝线拨开,遂即,他又打开那小瓷罐的封盖,將几条蠕动的蚯蚓穿插在铁鉤之上。

刘裕笑呵著自夸道,“为父当年也是捞鱼的好手。”

刘府要比豫章公府气派的多,溪水从假山流下,往凉亭打了个转,又顺著流了回去。

府內的侍从每日都会將死鱼捞出,再將小鱼投入其中。

当鱼线拋出,水面传来阵阵波纹。

刘义符从未钓过鱼,他也曾有过钓鱼的想法,可一旦想到打窝的饲料拋出,几乎收不回本时,他就放弃了。

老父亲见儿子手脚有些笨拙,便拿起他的鱼竿,演示两遍。

“先这般,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