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只有三天,大年初四各单位就开始恢復正常生產。
王德旺一大早起床,穿上工作服准备去轧钢厂报到。
王德旺伸出手想摸摸柳新的脑袋,又想起来柳新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了:“星星,爸爸去上班了。有什么事找你妈。“
柳新点点头:“爸爸路上小心。“
目送王德旺出门,柳新心里盘算著今天的计划。
寒假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
“妈,我想去找乾爹。“柳新对李秀娥说道。
李秀娥正在收拾碗筷:“找你乾爹干什么?“
“我想跟他学点东西。“
柳新眨眨眼睛,“乾爹见多识广,我想请教他一些问题。“
李秀娥笑了:“行,那你去吧,中午回家吃饭。“
柳新骑著小自行车来到派出所,郑平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
“乾爹!“柳新推门进去。
郑平抬头一看,脸上露出笑容:“星星来了,怎么想起来找乾爹?“
柳新环顾四周,確定没有外人后,压低声音:“乾爹,您那儿有没有外匯券?我想买点东西。“
郑平眉毛一挑:“外匯券?你要买什么?“
“照相机。“柳新认真地说,“我想记录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郑平思考了一下:“照相机確实是好东西,不过外匯券不好弄。你要多少?“
“大概需要200块的外匯券。“柳新说道。
郑平倒吸一口冷气:“200块?那可不是小数目。你確定要买?“
“確定。“柳新点点头,“这些照片將来会很有价值的。“
郑平看著柳新认真的表情,心里暗想这孩子总是有些超乎年龄的想法。
不过既然是乾儿子要求,他也愿意帮忙。
“行,我想想办法。“
郑平沉思片刻,“我有个朋友在外贸局工作,应该能帮上忙。明天你来取。“
“谢谢乾爹!“柳新高兴地说道。
第二天,柳新顺利拿到外匯券,直奔友谊商店。
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都是进口货。
营业员看到他拿著外匯券,也是一愣。
“同志,你要买什么?“营业员好奇地问。
“照相机。“
柳新指著柜檯里的相机,“那台德国莱卡多少钱?“
“280块外匯券。“营业员报价道。
柳新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个价格虽然不便宜,但质量绝对可靠。
更重要的是,將来这台相机本身也会成为古董。
“我要了。“柳新痛快地掏出外匯券。
营业员瞪大眼睛,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出手这么阔绰。
她小心翼翼地把相机取出来,详细介绍了使用方法。
回到四合院,柳新兴奋地找到章晴晴:“晴晴,我买了照相机,咱们出去拍照吧!“
章晴晴眼睛一亮:“真的?我还没见过真正的照相机呢!让我看看。“
柳新把相机拿出来,章晴晴小心翼翼地接过去,爱不释手:“这得多少钱啊?“
“不贵。“柳新笑了笑,“咱们明天就开始拍照,我要把京城最有意义的地方都拍下来。“
从那天开始,柳新和章晴晴几乎天天上午出门,带著照相机在京城各处游逛。
第一站是紫禁城,雪后的皇宫庄严肃穆,红墙黄瓦在白雪映衬下格外壮观。
“柳新哥哥,这里真漂亮。“章晴晴站在午门前,眼中满是惊嘆。
柳新举起相机,咔嚓一声,將这一刻定格。
这个时代的紫禁城和后世的故宫博物院完全不同,游客稀少,建筑保持著原始的古朴感。
接下来几天,他们又去了胡同深处。
那些古老的四合院、窄窄的巷子、门前的石狮子,还有胡同里传来的孩子们的嬉戏声,老人们晒太阳聊天的悠閒场景。
柳新特意拍摄了那些即將消失的老北京生活场景:推著独轮车卖菜的小贩、骑著自行车上班的工人、穿著袄在街头下棋的老人、背著书包上学的孩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