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引起上层注意(加更一章) 开局收音机厂,你让我造相控阵?
刘桂芳正在厨房里收拾碗筷。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就是有点好奇。”
男人走到录音机前,又仔细观察了一遍產品標识。
第二天清晨,晨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办公室,在深色的办公桌上留下条纹状的光影。
男人早早来到办公室,桌上摆放著厚厚一摞文件和报告。
“小王,你过来一下。”
他按下內线电话的按键。
不一会儿,一个戴著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推门而入。
他穿著整洁的白衬衫,手里拿著记录本和钢笔。
“王秘书,你了解海峰市的情况吗?”
男人抬起头询问。
“了解一些,那边钢铁工业发展很快,最近电子產品也有突破。”
王秘书翻开记录本查看著。
“有个新阳收音机厂,產品质量据说很不错。”
男人点点头,昨晚的录音机確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能生產出这种水平的电子產品,说明这个厂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都不简单。
“你安排一下,明天咱们去海峰市看看。”
男人合上文件夹。
“实地了解一下那边的工业发展情况。”
“好的,我马上安排车辆和行程。”
王秘书在本子上快速记录著。
办公室外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一辆黑色的上海牌轿车停在楼下。
司机老张穿著整洁的制服,正在仔细检查著车辆的各个部位。
秋日的阳光洒在省委大院的梧桐树上,黄绿相间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明天的海峰之行,將会给这个沿海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没人能够预料。
海峰市新阳收音机厂里,林涛正在三车间检查录音机的生產情况。
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装配著各个部件,银色的录音机外壳在日光灯下反射著金属光泽。
“红星,分析当前录音机產量受限的主要因素。”
林涛站在磁头装配台前。
“分析完成:主要限制因素为进口磁头供应量。当前每月可採购磁头1500个,按双卡录音机每台需要6个磁头计算,月產能上限250台。建议寻找更多供应渠道或开展磁头国產化研究。”
“涛哥,广州那边又来催货了,说要追加三百台订单。”
王红林从办公室走来,手里拿著一份电报。
“库存还有多少?”
林涛询问著。
“不到五十台了,按照现在的销售速度,三天就能卖完。”
王红林看著生產计划表。
“磁头供应確实是个大问题。”
录音机生產线虽然不如收音机线那么繁忙,但每一道工序都要求极高的精度和质量。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的声音,一辆运输卡车正在厂门口卸货。
几个装卸工人將一箱箱电子元件从车上搬下来,这是本月的第二批原材料供应。
林涛走到窗前眺望著厂区,心里盘算著如何突破產能瓶颈。
录音机市场的需求远比预想的要大,但磁头供应的限制让產量无法快速提升。
明天,將会有重要的客人来访,虽然他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