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风雨阁 灵笼:我在灵笼世界苟到动漫完结
“不是。”
秦羽奕虽然在乌城开酒馆,但秦家其实在凤翔。
见黑屿川不愿多说,司机转移了话题。
“那您可得先联繫亲戚,让他带著你,乌城跟別处不一样,城里头河多桥多,进了主城区,弯弯绕绕,第一次来的旅客迷路的可不在少数。”
他指著远处的河道。
“您看那边,那是通济河,穿城而过,连著通禄河,光是这两河交匯处,就有十几条巷子,七座桥。”
他忽然想起什么。
“对了,您去风雨阁,是想坐船吧?从那儿坐船进主城区,能路过九孔桥,那桥洞在夕阳下像九个金圈,好看得很!”
“师傅对乌城很熟啊。”
“土生土长的乌城人,开了三十年出租,闭著眼睛都能摸遍城里的角角落落。”
司机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就是哪家巷子里的桂糕最地道,哪家的老中医治头疼最好,我都门儿清。”
他忽然压低声音。
“说起来,风雨阁最近可不太平。”
黑屿川挑眉“怎么说?”
“前几天夜里,有人看见阁顶上站著个黑影,穿得跟老道士似的。”
司机咂咂嘴。
“不过警察查了几天没头绪,估计是游客瞎传的,那么高的地方,怎么可能有人上的去啊。”
黑屿川心里记了下来。
这种传言八成就是真的,这是一个穿越者的直觉。
不过和自己好像没啥关係。
车子沿著河岸行驶,夕阳渐渐沉下去,把河水染成一片金红。
远处,可以看见岸边的石阶上坐著些老人,摇著蒲扇聊天,孩子们光著脚在浅水里追鱼。
“您看,那就是风雨阁的塔尖。”
司机指著远处的楼阁,飞檐在暮色里勾出清晰的轮廓。
“您看那顶,四角都掛著风铃,风一吹,这一片都能听见响。”
怪不得叫风雨阁。
黑屿川不禁想,要是下雨了,雨声混著铃声,想必听著会很空灵。
楼阁越来越近。
“快到了,前面路口左拐就到。”
车子停在风雨阁前的广场上,黑屿川扫码付款时。
“谢了师傅。”
“不客气!祝您玩得开心!”
司机挥挥手,车子匯入车流。
黑屿川站在广场上,周围的人不多,他抬头望著风雨阁。
楼阁分九层,青瓦覆盖,飞檐上雕著龙纹,底层的柱子是朱红色的,漆皮有些剥落,露出底下的木色,透著股岁月的厚重。
最顶上的阁楼掛著块匾额,“风雨阁”三个字是苍劲的行楷。
阁前的石碑有三米多高,刻著“风雨阁记”。
他走到石碑前,想看个仔细。
石碑侧面突然亮起道蓝光,一个穿著月白色旗袍的虚影缓缓浮现。
女子梳著復古的髮髻,手里拿著本线装书,声音温婉如流水。
“此处始建於河洛1446年,原为閒风道长的医馆,道长云游至此,恰逢瘟疫,以草药救万民,百姓感其恩,筑医馆以居之……”
虚影抬手,六百年前的画面徐徐展开。
云游的道长背著药箱来到乌城,正逢瘟疫肆虐,他在河边搭起草棚,用草药救了满城百姓。
百姓们凑钱给他盖了医馆,此后拜师学医的人络绎不绝。
“后道长救当朝太傅,帝感其德,遂重修医馆,扩而为阁,赐名『风雨阁』,聚江南医者於此。”
再后来,风雨阁聚集了各路能人。
“至今收录偏方千余种,为河洛的医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如今,风雨阁的医师已纳入河洛官方体系,此处改为歷史景点,但『阁主』之名仍在传承。”
“閒风道长的『医者仁心』,仍在延续。”
虚影鞠躬后消失。
蓝光散去时,黑屿川还站在原地。
“嗯,倒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他听的入迷。
给白月魁发了张石碑和风雨阁的合影。
配文【这里以前是医馆,救过很多人】。
收起手机,他向码头边走去,路过一座石桥,发现一个拎著酒壶的老人坐在地上。
老人头髮綰成个松松的道髻,用根木簪子別著。
身上穿著深蓝道袍,袖口磨出圈毛边,正拎著个紫砂酒壶,有一搭没一搭地往嘴里倒。
“老先生,坐这儿凉,我扶您去那边的石凳上吧。”
黑屿川走过去,想伸手扶他。
老人摆了摆手,酒壶往石台上一顿,发出“当”的轻响。
“不用,这才自在。”
说著,他晃了晃酒壶,慢悠悠睁开眼。
那双被酒气弄浑的眼,在看见黑屿川的瞬间,猛地迸出点锐光,快得像流星划过。
往嘴中送酒的手也顿了顿。
“那您自便。”
黑屿川笑了笑。
他也不是爱多管閒事的性子,直起身就要往码头走。
身后的老人却在这时站了起来。
道袍的下摆扫过桥面,带起点细尘。
他背著手,望著黑屿川的背影,喉结轻轻滚了滚。
“身中之气冲窍而出,贯经血,透骨髓,直衝天顶。身虽一体,却蕴双魂,谓之重阳。”
“可惜这身子骨好像有些虚,虽近期有所节制,但破身太早,基底终究不稳。”
“有生之年,居然还能让我碰到这等奇事……”
他仰头往嘴里灌了口酒,酒液顺著下巴往下淌,滴在道袍前襟的八卦纹上。
接著,他迈开步子,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脚步轻得像踩在云絮上,连鞋尖蹭过青石板的声儿都没有,只有酒壶里的酒晃出点细碎的响,混著远处的船歌,若有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