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童子军 魔女的奋斗
“我给你两个硬性指標。”
“第一,情报。每天,我需要一份伯里特区的情报匯总。帮派动向,人员流动,货物进出,街头巷尾的任何风吹草动,我都要知道。”
“第二,进展。每个月底,我要看到你的扩张报告。收了多少新人,渗透了哪些地盘,遇到了什么麻烦。”
亚当接过钱,紧紧的攥在手里。他认真的听著,把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恩斯特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些在庭院里玩耍的孩子。
“你们这个组织,从今天起,就叫童子军。”
“是,老大。”亚当回答,“童子军。我记住了。”
恩斯特没有问亚当准备怎么做。
他也不需要问。
能在洛丹城的孩子堆里混出头,並且让別人叫他一声老大,需要的手段和心智,一点也不比在成人的世界里立足更简单。
在洛丹城,孤儿是一种独立的生物。
他们的成长,不是用岁月来计算,而是用死亡。每一个能活到十岁的孩子,脚下都踩著其他孩子的尸骨。
他们的內里是坚硬的石头。
一个朋友,是今天能帮你抵挡一次棍棒,明天就能被你推进河里,换取一个麵包的工具。
一次流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眼泪能换来同情,同情能换来铜板。
一把刀子,握在手里,不是为了防身,而是为了在別人抢夺你的食物时,能先一步刺进他的身体。
他们很早就明白,同情,怜悯,信任,这些都是奢侈品。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活不长。
但在外面,他们都有一张柔软的,討人喜欢的脸。
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笑容能让贵妇人打开她的钱包。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哭声能让巡警心软,放过他们偷窃的行为。
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眼神,能让像伊莉德丝这样的人,把他们当成需要保护的天使。
他们熟练的切换这几副面孔,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因为他们別无选择。那些学不会微笑的,那些不懂得哭泣的,那些把一丝善意错当成信任的。
他们都死了。
所以在孤儿院里,他们都极其可爱乖巧。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唯一可能被领养,从而逃离地狱的机会。
伊莉德丝显然被这场完美的表演彻底俘获了。
她跪在地上,任由孩子们摆布,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內心的怜爱和快乐。
但恩斯特知道,孤儿院只不过是个住宿的地方,这里不会有免费的麵包。
只要走出这扇门,去到没有食物,没有庇护,只有危险的街道上,他们就会立刻变回另一副样子。
他们的眼睛会变得像狼一样警惕,他们会为了半块黑麵包打得头破血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將受伤的同伴推出去,吸引追捕者的注意。
他们的凶狠,他们的狡诈,他们为了生存下去,不择手段的决心,一点也不比那个被伊莉德丝亲手打死的酒鬼汤姆差上分毫。
而恩斯特渴望的正是这样的人才。
这些孩子,没有尊严,没有活路。
他们活著,不像人,更像野兽,只为了生存,遵循最原始的本能。
而恩斯特恰好就有能把他们变回人的东西。
只需要一点点钱。
一顿热饭,一个遮雨的屋顶,一个星期的六便士。
他付出的,比僱佣一个成年地痞的零头还少。他得到的,却是他们全部的忠诚。
这笔买卖无比划算。
毕竟,全洛丹的工厂主们早就想明白了同样的道理。
要不怎么所有的工厂都喜欢招童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