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思各异的父子四人,提出就藩 大明:本王的藩地大亿点很正常吧
而这五人之中,丘福、王聪、李远等人也是朱高煦的支持者,也算是朱高煦的势力遭到了削弱。
尤其是丘福,更是朱高煦的铁桿支持者。
朱高炽与朱高煦一时爭吵得不可开交,这让上面的朱棣听得更加的心烦、头疼。
“都给朕闭嘴!”
朱棣忍无可忍,他实在是不想再继续听这两个人吵下去了。
其实他心中也是倾向让张辅回去掛帅平叛,但他心中又不愿。
在拿下安南之后,他之所以让沐晟继续领兵,將张辅开始调回来,就是因为丘福在漠北的大败,他要准备亲自北征韃靼,特意要调张辅回来的。
可如果不派张辅继续平叛,其他人他又不放心,毕竟沐晟都兵败了,可见交趾的形势极为不好。
至於让朱高煦去,他更是没有想过。
朱高煦的威望太高了,这些年他就一直削弱朱高煦,要是让朱高煦过去领兵,別说朱高煦可以压一头朱高炽,他都得时刻小心。
毕竟朱高煦这货可是一天没事將自己比作李世民掛在嘴边的人,一直以李世民为標榜。
那李世民是什么人吶,建立了玄武门继承制的人,他都怕朱高煦这样给他来一下。
朱高炽权力再大,不过就是文官支持,没有大军为依靠,掀不起什么浪。
但朱高煦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人是真有那个实力,趁著他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掀翻棋盘的人。
不仅如此,还將之前靖难之时屡次力挽狂澜於倾倒,几次救他性命的事时不时的拿出来说,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样。
他对朱高煦是又喜欢又防,因为靖难要不是朱高煦,他还真不一定能够成功,而且自己有可能都会死在靖难途中。
朱高煦的勇武,他是真的喜欢,打仗甚至比开平王常遇春都要猛,且又是他儿子。
但又要防的是,靖难之时他给朱高煦画了太多饼,朱棣也有自知之明,加上朱高煦在军中的威望与影响力,他又怎么能不防。
正在心烦之际,看著朱高燧又在神游天外,朱棣的那股无名之火更加的大了。
“老三,你说说,应该怎么做?”
朱棣问完,又有些后悔了,自己问朱高燧干什么?
能做的选择也就是这两个,他还能指望朱高燧给他出什么好主意?
可转眼看见朱高燧也双眼火热的看向他时,朱棣都愣了一下,这人,是想要做什么?
朱高燧此刻回过神来,本来正要开口,听著朱棣主动来问他,心头更是一阵欣喜。
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才好啊,他的机会,来了。
朱高燧面色凝重,肃然道:“爹,您马上要北征,二哥需要跟在您身边,但这还不够,张辅也应该回来,在爹帐下听用。
而交趾叛乱,必须平定,不然不足以震慑宵小。
儿子如今又在顺天府犯下大错,皆因我一人而起。
我常常思考,二哥在靖难之时帮爹击败建文,大哥又精於治理国事。
一文一武,都对爹,对大明有著极大的帮助。
唯有我,文不成,武不就,身为爹的儿子,不能为爹分忧,身为大明赵王,更是没有能够为大明做出什么贡献,我深以为耻。
今交趾形势严峻,我想要去交趾,不仅是平息交趾叛乱,更想请命,请爹將交趾封为我的藩地。
我要为大明,坐镇西南,以卫我西南边陲稳定,做我大明西南屏障,请爹降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