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灌註上丹田 综武:科举在即,才知我娘是灭绝
“善。”
神色端庄平静的丁敏君双掌合上,应了一句后,再度向王兮告罪一声,这才转身离开。
王兮也在目送丁敏君离开后,打了个哈欠,再度关上房门回到床榻安寢。
翌日。
儘管只是一天的功夫,就让王兮在峨嵋派內的声望与地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眾同门,也不再將王兮看做是被方艷青所厌恶疏远,丟到藏经阁內洒扫的弟子。
不过,王兮仍没有隨其余师姐们一併早起参与晨练早课,而是再度往著藏经阁而去。
不是王兮怕了那一群过度热情的师姐,而是王兮终究是一个人,精力再足,不可能时时刻刻去指点各位师姐的不足。
提升峨嵋整体的实力,与门下弟子的平均水准息息相关不假,但这种方法的效率太低了。
王兮需要一种效率更高且能普及下去的方法来提升峨嵋弟子的实力,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而无论是哪一门一派,本门武学都是根基所在。
为了避免本门武学泄露动摇根基,各门各派可谓是严防死守。
不仅仅是武学典籍写得儘可能高深隱晦,不少要点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授。
这也是为什么师姐们得悉王兮的一身武功,完全是在藏经阁內翻看典籍看出来的而感到异常惊讶。
若是用前世的观念,那师姐们就是聘请名师授课的辛勤学子,王兮则是到图书馆里干兼职的。
结果师姐们对高考都还没把握,王兮都在图书馆自学完成研究生学业了。
这还是往好听里的话,毕竟这个时期的武学典籍跟儒家书籍那样,基本都是微言大义的那种。
理解一旦出现了偏差,练岔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江湖中的天资悟性超群的,终究是极少数,大多数弟子的天资都是平凡的,但他们才是门派的基石所在。
王兮一边往藏经阁走去,一边不断思索著……
峨嵋想壮大,真正比肩乃至於超越武当少林,顶级高手、门派武学、资粮地盘等等是一回事,培养门內弟子的体系也必须形成良性循环。
起码,当下峨嵋的培养弟子体系是异常畸形的,这才形成了青黄不接的状况。
自家老母亲教导弟子的水平不行,亲传弟子再授武给其余弟子就更显得拙劣了。
虽然就算这样,峨嵋派也是江湖中有数的大派,但里面有多少是倚天剑撑起来的水分,那只能说懂的都懂。
而王兮也不可能天天陪著师姐们练武,指点师姐们的不足,那样王兮別的事也都不用干了,光干这事就足够填满一天十二个时辰了。
如何良性循环?
参考前世的一些经验,儘可能地简化或注释武学典籍,无疑是个方向。
如今王兮的武道初成,峨嵋武学瞭然於心,不说能够推陈出新,但对峨嵋本门的武学典籍进行简化或注释,王兮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就在王兮思索著走进藏经阁,一声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
“你小子怎么今天又来了?本门武学典籍你不是都已经號称倒背如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