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於海棠的夜校 重生四合院:理工天才的逆袭人生
她没走,站了一会儿,忽然说:“你知道吗,我以前觉得技术是冷的,公式、图纸、数据,跟人情没关係。可你做的这些东西……好像让技术变暖了。”
我没抬头:“技术本身没温度,看怎么用。”
“那你用它的时候,是有温度的。”她声音很轻,“你记得谁怕黑,谁走路带风,谁写字手抖。你把这些都算进去了。”
我停了笔。
她没再说话,转身回屋,门关得轻。
我盯著草稿纸看了会儿,把“yht-02”圈了起来,又在旁边画了个触发开关的剖面图。笔尖顿了顿,在图纸空白处写下一行小字:“震动閾值:0.8g,避免误触。”
窗外,四合院安静下来,只有隔壁传来几声咳嗽。我合上草稿纸,塞进工具包,顺手摸了下左袖口內侧的补丁,线头扎手,但结实。
第二天中午,我从厂里回来,路过宣传栏,看见於海棠正往上面贴新一期《厂讯》。她背对著我,书包掛在公告栏鉤子上,报警器还掛在带子上,铁皮壳被阳光照得发亮。
我走近,她回头看见我,笑了下:“贴完了,走?”
“嗯。”
我们並排往院里走,她忽然说:“昨晚我试了,报警器真有用。胡同口那条狗一听响就跑了。”
“下次我加个闪光频次调节。”我说,“强光闪烁能让人短暂失明,比铃声更有效。”
她点头:“那你得小心別把自己闪瞎了。”
我扯了下嘴角:“不会。”
走到井台,她把包取下来,打开外袋,旧铃鐺还在,但报警器被她收进了內层夹袋。她摸了摸铁皮壳,像是確认它还在。
我看了眼,没说话。
晚上我坐在桌前,把微型继电器焊上电路板,测试了三次,触发灵敏,灯铃同步。外壳还是用铁皮,但这次压了个小弧度,贴合包带更牢。
我正准备刻编號,院里传来脚步声。
於海棠站在门口,手里拎著个饭盒。
“我妈蒸的包子。”她说,“韭菜鸡蛋的,给你带了俩。”
我摇头:“不用。”
“拿著。”她把饭盒塞进我手里,“就两个,又不是什么大事。”
饭盒温热,透过纸包能闻到香味。我放在桌上,没打开。
她看著我:“你不收,我就不走。”
我嘆了口气,把饭盒放进抽屉。
她笑了,转身要走,又停住:“报警器……你还会做別的吗?”
“能做的不少。”我说,“看需要。”
“那……能做个提醒的吗?”她声音低了点,“比如,快到路口时,轻轻震一下,我就知道该拐弯了。”
我点头:“能。加个陀螺仪,设定路线就行。”
她眼睛亮了下:“你连这都能做?”
“陀螺仪拆手机里就行。”我说,“旧手机厂里多的是。”
她没再问,只说:“那你……有空的话,帮我做一下?”
“行。”
她这才转身走了。
我打开饭盒,包子还热著。咬了一口,韭菜味冲,鸡蛋有点老,但能吃。
吃完,我把饭盒洗乾净放回抽屉,拿出草稿纸,画了个新结构图:震动马达、陀螺仪模块、电源管理电路。角落写了行字:“yht-03 route reminder”。
笔尖顿了顿,又在下面加了一句:“建议佩戴位置:手腕內侧,避免干扰日常动作。”
窗外,月光照在井台上,工具包敞著口,游標卡尺躺在草稿纸旁边,报警器的铁皮壳反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