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洪武,此关难过 洪武元年:开局万吨面粉撬翻大明
见俊气逼人的朱先安入了屋,鶯儿方才抬起小脑袋,好奇地打量院內布置,找寻等会儿要用到的扫把等家具。
扫了两眼后,她低著脑袋就笑嘻嘻地入了还冒著呛人青烟的灶房。
正屋內,隔壁偶尔响起的噼里啪啦的柴火爆声,在朱先安耳中清晰可闻。
开心的姑娘哼唱著他听不懂的歌谣,让他烦躁的心静下来不少。
朱先安打开食盒,鼻翼闻著食物的香气,手里捏著香酥饼,就著桌上凉开水就往嘴里送,脑中快速思考著自己现在的处境。
他本是后世社会上普普通通的一个青年,毕业后在外面闯荡了两年,最后狼狈回家啃老度日。
他穿越前的人生有多失败呢?
就这么说吧,他做个春梦都是刪减版的。
世事无常,五天前他穿越到公元1368年的应天府的龙江关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穿越者。
是的,他穿越到了那个在后世圈粉无数,又有极多爭议的大明。
穿越到的那天就是洪武元年的四月初二!
距离大明建立也不过两个月。
朱先安不是魂穿,而是身穿。
他成了大明朝没有户帖和黄册的黑户。
户帖和黄册,相当於后世的户口本和身份证。
没有黄册,寸步难行,別说进不了城,出不得远门。
隨时可能被当成流民,甚至是暴元奸细抓走。
当然,如今大明才建立不足三个月,户籍管理很乱。
连许多应天府本地的百姓,都只有黄册,或者只有隨便填写的户帖。
但即使如此,外地黑户来应天府获得合法黄册的难度,也是极高的。
除非处於北伐战爭的前线,等待被北伐大军“解放”,自动获取黄册。
所幸,有钱能使鬼推磨。
穿越后的朱先安得了个金手指,他每七天都能接收一次来自后世的快递,快递种类和数量都是隨机的,还附带一个不知体积大小的隨身空间。
而第一个快递在穿越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了,是一批在后世的北方超市很常见的东西——小麦麵粉。
更准確的说,是后世最高標准的小麦麵粉——特製一等粉。
適合做高档面点麵食。
特製一等粉在大明朝,是绝对的最顶尖层次,断档领先的麵粉,称之为精品麵粉都不为过。
连当今朝堂诸多重臣、大將军,乃至於洪武大帝和马皇后,都没吃过。
从口感、营养、来歷、稀有程度等各方面来说,精品麵粉放在大明朝,是比八珍还要珍贵百倍千倍的存在!
在未工业化前的人类社会,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从成年开始就饱受牙病困扰。
缺少精细化的食物,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墓葬中的化石来看,唐代三十岁以上的人群中,患龋(qu)齿率高达75%,牙周病发病率接近90%。
明代的也好不了多少。
在现代人看来,这是个极其夸张的数据。
如今的圣上朱元璋,其实他也有牙病,等过些年,会越来越严重,疼得整宿睡不著觉。
当然,后面爱盖章的乾隆皇帝,晚年也是如此。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刷牙的问题。
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当时磨麵的技术太差、食物中的杂质太多的缘故。
天天麵粉混著石粉吃,牙齿不坏才怪。
朱元璋吃过什么好东西?
他若能吃上一口自己手里的特製一等粉,怕是要將这玩意儿列为贡品,专供他们一家食用了。
而朱先安接收的这批麵粉,总重量更是夸张的达到了一万吨,按照后世重量计算,足足两千万斤,五十斤的袋子能装四十万袋。
他一个人吃一万年还吃不完。
在洪武朝前期乃至於其他任何朝代,粮食都是最好的硬通货,可以直接当银子使的。
当天中午,朱先安就在机缘巧合下遇到好心人——龙江关的九品官——李巡检李大哥。
在李巡检的帮助下,他当天下午就入了凤仪门,进了城。
並在李巡检的担保下,在傍晚时分租下了这处院子,在此安了家。
除此之外,李巡检还给他当了保人,帮他在上元县县衙办理黄册。
昨日晚间,他邀请李巡检赴宴,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拿回托他帮自己办理的黄册。
拖了四天了,总算將黄册拿到手了。
黄册相当於户籍和身份证,没有这个,说是寸步难行都不为过。
从昨晚开始,他就是货真价实的大明朝应天府上元县人了。
正正宗宗的大明朝应天府上元县人,放在后世,就是京城一环的京爷!
这本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光明坦途就在眼前的山巔上,可现在脚下的路却是万丈深渊。
光明的前途他看到了,但同时也看到了走不完的曲折道路。
有金手指的自己,无法隱藏,终將会暴露在將耳目遍布全国的朱元璋面前。
这是宿命,躲不掉的。
但为了自己的小命,朱先安希望等到朱元璋注意到自己这个异数时,自己已经有了自保之力。
先不谈朱元璋带给自己的巨大危机,但就眼前的这一关,怕也不是那么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