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洪武元年:开局万吨面粉撬翻大明
这匹杂毛马,也是特意用来装点门面的。
他甚至到现在都还没来得及去学正经骑马的技术。
今天,他要去龙江关旁边的牙行,买一些奴僕!
是的,就是买卖人口!
特立独行需要强大的资本,而现在的他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
买奴僕!
男僕和丫鬟都要买!
买奴僕对於朱先安来说,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哪怕如今圣上严禁奴僕买卖,他依旧要买。
在生存面前,一切的意识形態和道德观念都要后退。
这些天繁杂的家务劳动,让朱先安深刻认识到,奴僕制度的长期存在,绝不单单是因为统治阶级的需求,也不单单只是社会制度规定的缘故。
奴僕不单单是富贵的排场,有人得弯著腰,才能让有的人直起腰看天下。
奴僕就是弯腰的人,而朱先安,想当直起腰看天下,甚至是操弄天下的人。
只有站得足够高,才有能力去改变他不想看到的一切。
生產力的发展,决定了奴僕制度的长存。
柴、米、菜、肉、衣服、出行、洗衣等,这些日常行为,都要百姓亲力亲为。
男跟女织,女子在家相夫教子,而不是出去打工赚钱,更多的原因,是家里的大小事情离不开人。
只有亲自经歷过这个时代,才能真正明白,对於官吏和豪商,乃至於中小地主来说,奴僕都是不可或缺的。
朱先安甚至听到很多次,有庶民蓄奴之事。
若没有留火种,做饭时生火,基本要去邻居家借火。
连晚上点个蜡烛,都要费好大力气。
毕竟,火摺子用起来也很不方便。
打火石就更不用说了,手生的人双手磨出水泡,也点燃不了柴火。
朱先安这些天可是因为这些日常杂事吃尽了苦头,忙碌一整天,累个身心俱疲,到晚上睡觉前一回忆,一整天的时间,竟然就为了填饱个肚子?
这些杂事,让他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些別的事情。
他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残酷的时代,人也不过是各司其职的器物。
总有人要把血肉碾成砖石,供人行走。
也幸好朱先安有银子,否则他就是那专供人垫脚的血肉砖石。
邻居家的鶯儿和她家夫人,算是帮了他大忙,替他节省很大的功夫。
之所以买奴僕,除了生活上的考量之外,朱先安还有更多別的考量。
在人类社会,只要能在官方层面上,能被自己所影响的人越多,那他在社会上的明面上的地位,也会相对越高。
在很多时候,在社会上的地位越高,就越能保证自身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商人也是民,也属於良籍。
况且他的黄册上,写得可是民籍,是良籍,能当官,能做生意,也是能科考的!
左丞相李善长等人,恨不得亲手將御史中丞刘伯温大人干掉。
但也只能耍手段间接动手,而不能直接带著手下拿人。
但左丞相要想对付一个主簿、知县呢?
这些人怕是当天晚上就会无声无息地“被”死掉。
虽然对朱先安来说,现在还有个基本没有可能战胜的朱元璋,哪怕他爬得再高,朱元璋也能一念决定他的生死。
但是,天下也只有一个朱元璋啊!
况且,朱先安还有个金手指傍身,只要给他一些时间做些必要的准备,再加上一点点运气。
那么,让朱元璋捨不得杀他、不忍心杀他、或者不敢杀他,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做到的。
留著他的命,比杀他要更划算,那朱元璋就不会杀他。
朱元璋可不是真的极度弒杀的暴君,在亲情之外,他是冰冷的政治机器。
只要自己能展示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朱元璋的大方会超过所有人的想像。
刻薄寡恩的人,是打不下天下,也坐不稳天下的。
纵观洪武一朝,杀得人头滚滚,依旧不耽搁士林科举求官,更不耽搁文武官员拼命求上进。
朱先安要一步一步,往高处爬,直到谁也不能威胁他的生命为止。
哪怕是当今圣上——朱元璋。
朱先安一路走得很快,只是有官员路过时,才会在路边停著耽搁一会儿,免得挡了官员的路。
心中虽然焦急,但他也没什么办法,这世道就这样。
趁机看看市井中的百姓,听听討价还价声,也算解闷儿。
只是走著走著,朱先安的脸色就变了。
之前被自己呵退的黑脸汉子兄弟二人,又跟了上来。
而且,这次不单单是他们两个人,而是四个人。
竟然还叫了帮手!
而且来得如此之快!
四个人两两分散,一对前一对后,紧紧跟著朱先安,视线几乎没有从他的身上离开过。
“別给我找到机会,否则...”朱先安心中发狠。
他甚至有种格外的衝动,將这两人弄死!
是的,就是弄死!
行了约莫二百余步,高耸的凤仪门城门已然在望。
但城墙洞门那个方向,俩新来的歹人帮手早就在前面等著他了,皆是雄壮的汉子。
四个人两两一组,拦住了朱先安前进和后退的道路。
朱先安的脚步不自觉放慢了不少,突然。
”朱大兄弟!留步!“
身后黑脸汉子,带著兄弟黄牙,呼喊著追了上来,他们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