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工厂升级,部委直属【求订阅】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21章 工厂升级,部委直属【求订阅】

周志强一听便明白了,原来是有人打招呼了。

吴副领导继续说道:“他说了你是他老战友失散的儿子,当初母亲也是因为赶往陕延才出的事虽然还没来得及加入组织,但也算是烈士的后代。

说什么让我关照你一下,我当时就觉得他这是关心则乱;志强你的事我可是知道,能力过人,原则强,就算没有我的关照,你也照样能做好所有事”

这并不是吹嘘,他之前虽然对周志强不太了解,但和陈俊峰挂完电话后,吴副领导便让人调来周志强的档案。

大学生毕业,按理说不该分配到小厂,但可能是岳父使了关系还是什么,偏偏分到大发机械厂。

然后立功——转正——立功——提拔副科长——立功——提拔正科长。

现在凭借能力参与到大型水压机这个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并且对机床有深刻了解。

功劳、能力一切都有迹可循,所有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除了年轻一点,其他的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

而且年轻也不是毛病,年轻就代表有热情、有冲劲,周志强还有脑子,擅长研发。

吴副领导本来只是想看看周志强的简历,结果越看越喜欢了,这就是未来嘛。

国家未来的工业发展,就要交到这种年轻人的手上。

周志强说道:“领导,我一点都不需要特殊关照,该是什么就是什么,陈领导.有点关心着急了。”

确实太关心着急了,直接给他以后的规划都打乱了。

凭借能力升职和凭借后台升职是两回事,在发展的时代,周志强一点都不担心他会升不上去,所以一点都不需要关照。

“说的不错,把有能力的人放在该放的位置上,这才能促进发展。”

吴副领导点头赞同,随后又问道:“志强同志,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发展,或者说咱们国家的工业,该向哪方面发展?”

“领导,这个话题太大了,就算说几天也说不完;咱们国家的工业可以说刚起步没几年,正是一片空白的时候。

无论往哪边发展,都能在短期内取得很好的成绩。”

周志强顿了一下后,看到吴副领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随后继续说道

“如果硬要我说该往哪方面发展,那我有些说不准,平时接触的太少,也不太好说。

但无论哪方面的工业发展,都离不开机床,所以咱们最好将机床水平提升上来,比如说数控机床、高精度大型机床”

“大型高精度机床是发展许多工业的基础,这就相当于双脚,就算‘脑子’看到路了,但没有‘脚’还是走不动道。”

吴副领导问道:“这么说,你接下来想发展机床?”

周志强笑道:“倒也不是我想发展,只是对机床有一些研究,而且算是感兴趣吧,我们厂的机床都是我稍微改造了一下.”

吴副领导点头说道:“这样啊,行,我知道了。”

周志强闻言后一头雾水,这领导又知道什么了?他刚才就是随口一说。

“领导.”

“好了,咱们先去吃饭吧,再怎么忙也得先填饱肚子,就算在战场上也一样。”

吴副领导起身说道,周志强见状后没法,只好跟了上去。

部委食堂的饭还是有保证的,绝对不难吃,而且什么抖勺在这里根本不存在。

每个人饭盒里的饭菜基本上都是超标的,今天中午吴副领导安排的还是小灶,周志强和严书记以及赵厂长等人一桌。

吃完饭后,周志强也打算回第一机械厂,跟着严书记和赵厂长一块离开一机部。

出部委大门后,赵厂长开口喊道:“志强,去哪?我和严书记送你一趟。”

周志强指了指车棚说道:“我那边还有个自行车”

“放后面就行,吉普车放的下,用绳子固定一下保证掉不下去。”

赵厂长说道:“我和严书记还有事想问问你。”

听到领导这么说了,周志强只好去把自行车推过来,跟司机一块放在吉普车后面。

坐上车后,严书记便让司机慢慢开,随后赵厂长便开口问道:“志强,后年的那20%的产值增量,你得帮厂里出出主意.”

“厂长,我都以为你有办法呢。”

周志强佯装震惊的说道,他虽然早猜到厂长会找他,不过他可不想这么容易的就接过这茬。

他们厂这两年的产值有点分布不合理,今年可能就有一千多万,但明年的产值会立刻飙升到三千多万。

小型拖拉机的生产大头全在明年,今年的功夫全部费扩招学徒工、改造机床、培养学徒工这一块了,生产方面并没有狠抓。

但明年肯定有三千多万的产值,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要完成外贸订单任务。

但是后年要增速20%,也就是说要达到至少三千六百万.

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答应,周志强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以为大发农机设备厂变成万人大厂了呢。

“那个时候在领导面前,我哪能退缩说办不到,书记,你说换成你,会答应下来吗。”

赵厂长问向严书记这个问题。

前座的严书记没有回答,但这已经是答案了。

“工人生产热情,其他工厂也生产热情,要是咱们表现的没什么生产热情,那不是唱反调吗。”

周志强闻言后说道:“厂长,就算你这么说那产值多少也不是我决定的,要不就还是按照老办法,找其他厂。

我这段时间都在第一机械厂,发现他们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计划任务拿捏不定,我和他们副厂长聊过.”

最近第一机械厂的生产有些像迷路的牛,有劲,能冲,但不知道该不该冲。

计划十二个月的生产任务,厂里九个半月就完成了;但完成后又不可能给工人放假让他们休三个月,所以便继续生产。

不过继续生产的话上面不要,这就成计划外的生产物资了。

那怎么处理?

只能各处问要不要计划外的物资,要的话和他们厂调剂一下。

今年都这样了,明年怎么办?

下调计划任务?那不是打击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嘛;许多工人不知道计划生产的任务多了,他们只知道要减产,没活干,而且今年生产的比去年还要少。

就算理解厂里为什么要下调生产任务,那这一年没什么活干,养了一年的惰性,下一年还能再恢复往年的生产激情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