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办公室斗争?玩去吧!【求订阅】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第142章 办公室斗争?玩去吧!【求订阅】
任局长宣布完人事任命后,便离开第二机床厂了。
他这次来是给周志强站台的,不过也算是发现一些问题。
先让周志强这位同志整顿着试试,要是忙不过来,那他们也可以考虑多增加一位副厂长。
不过李有年这位书记.在任局长看来,人事管理能力确实有些松懈。
等送走任局长后,李有年便转头对周志强说道:“周副厂长,那咱们继续回去开会?
刚才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还没请你给大伙讲讲话,动员一下呢。”
“行,那就先回去,我也挺想和大家伙聊聊的,毕竟以后都有同一个目标。”
周志强点头答应,他其实对第二机床厂已经十分了解,之前看的资料都是部里去年最新摸排的。
之前的那个厂长不注重技术革新,一心想着扩张吃老本,但之前生产的机床也是仿照老毛子机床生产的。
能有年产值上千万的情况,那真是占了机床设备短缺这一点。
但是一点研发想法都没有可不行,申请扩张就是想着继续扩大生产原有机床,关于研发方面的申请,部委一点都没看到。
而吴副领导又注意到大发农机设备厂在研发突破上带来的改变,所以直接叫停了第二机床厂的扩张。
但去年的四百五十万投资,已经掉了一半,扩建了三个厂房,增加了一个食堂,以及两百名学徒工。
这些周志强倒不怎么在意,以后要是有研发成果,他也会选择扩大生产,上任厂长这么扩大也算是帮他提前筹备了一些。
不过接下来,周志强打算专心研发搞技术革新了。
他在来第二机床厂之前,就向部里申请了十五名技术员支持,不过说晚了半年。
去年的人已经全部分完了,今年的要等到七月份许多学校毕业才能给他们分配。
一行人回到会议室。
李有年便开口说道:“同志们,接下来由周副厂长给大家讲话,说说今年关于生产上的事情。”
等李书记说完,周志强便开口说道:“同志们,我虽然刚来,但之前对第二机床厂可是有不少的了解。
工人一千二百七十九人,八级工二十一人,七级工三十九人,六级工六十二人.”
“主要生产仿老毛子的刨床,年产一千二百三十一台.”
周志强将厂里去年的生产规模和数据,以及人员等情况全部说了一遍,精准的让会议室内的干部都面露惊讶。
许多数据,就连他们本厂的人都不会知道这么清楚,而且连仓库中有多少东西都知道。
而且不仅说了厂里的数据,就连国内外的机床市场以及未来的机床技术方向,周志强都讲了一些。
‘糊弄不了!’
所有人心中冒出这个想法,他们看周志强这位副厂长很年轻,但没想到他对厂长、以及机床发展这么了解。
简直比他们还要清楚十倍,他们那点小心思,在这位副厂长面前是用不上了。
人家连库房原料剩多少、开支多少都掌控的一清二楚,他们要还想着当糊弄小年轻一样来糊弄这位,那最后只能自己倒霉。
周志强不是单纯搞技术的,对于市场、生产等其他的也都有了解。
“去年所有机床厂都在投资扩张,可是唯独咱们第二机床厂被喊停了,你们可能觉得很委屈,甚至不服气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周志强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等所有人的好奇疑惑目光都看向他身上后,周志强才继续说道
“因为第二机床厂是这么多机床厂当中,唯一没有研发新机床技术的工厂。
去年的四百万投资,第二机床厂想的是扩大现有刨床和磨床的生产,没有一丁点的研发计划。”
“这样的话在未来几年内八成能提升产值,但再往后呢?等其他机床厂研发出功能更好、精度更高的机床,第二机床厂要怎么办?
到时候只能慢慢被淘汰掉,然后并入到其他工厂中”
“就算将来幡然醒悟,打算研发新的机床时也已经晚了,那时候的技术积累已经远远被其他厂甩开。”
周志强一番话算是说出来领导对第二机床厂不满的原因。
“接下来,我将单独或者批次的和厂里的干部聊一下,主要对生产和技术革新方面做一些调整。
具体可能会出一些措施,到时候和李书记、孙副厂长商议后,在厂里推行。”
“我想说的话,暂时就这些吧。”
周志强说完后,转头看向李书记和孙副厂长,问道:“李书记,孙副厂长,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书记摇头道:“我没什么要说的,周副厂长你说的很关键,生产上的你先安排吧。”
孙副厂长突然开口说道:“李书记,周副厂长,咱们厂今年的计划物资少了,计划外的物资我也会让后勤尽快协调.
不过厂里接下来的加班,可能要逐渐削减”
加班总要管饭,但厂里的计划物资就这么多,可能连中午那顿补贴的正餐都要削减定量,更别说晚上加班补贴的那顿饭了。
周志强闻言后立刻说道:“晚上加班暂时取消,以今年的生产任务来看,根本不需要晚上加班也能完成。”
孙副厂长脸上露出惊讶的说道:“那样的话,厂里的产值和效益可能会比去年还要少.”
“我已经有想法和计划了,放心吧,孙副厂长。”
周志强语气自信坚定的说道:“一会车间主任和技术科科长去我办公室一趟,等我和你们聊完,再对厂里的生产做具体安排。”
去年知道自己要来第二机床厂,周志强已经有技术研发的想法了。
军工方面的刚需机床!
未来两年的目标就两个,高精度坐标镗床和高精度磨床,适用于导弹、航空和顶端的国防军工等制造需求。
这方面会是未来几年的刚需,甚至是刚需中的刚需;而且除了军工外,这两种机床也能适用许多高精度密封零部件。
至少大发农机设备厂的联合收割机就用的上,可以说要是研发出来,基本上是各地都会向第二机床厂伸手要机床。
而且他们很快便会和老毛子撕破脸,到时候面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打压,发展军工是必须之选。
“李书记,孙副厂长,要是没什么事的话,那这次的会议就先到这里?”
周志强转头问向另外两位领导,虽然还有一些干部级别也不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