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项目确定,总工程师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第180章 项目确定,总工程师
“以后这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生产任务,全部划给分厂。”
办公室内,周志强对调度科的科长说道:“咱们总厂的中高级工人比较多,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部件有把握。
分厂不行,分厂的工人水平偏低,暂时分给他们量大难度低的任务。”
调度科科长点头说道:“是,厂长,我回去后再调整一下生产分配。”
“还有丁科长,分厂也会成立技术科,不过他们那的技术科以维修班为主。
到时候技术培训还是总厂的技术科负责,一个月三次,每次三天。”
周志强又对技术科的丁志学安排起任务的说道:“这是个长期的活,咱们必须得把分厂的工人技术和生产工艺方面也提升上来。”
丁志学闻言后也连忙说道:“我知道了,厂长。”
“分厂的厂长也确认了,等下午来厂里开会的时候,你们就和分厂的厂长确认一下.”
周志强随后又和两人说了一些其他事情,才让他们离开。
分厂的框架很快便搭建好了,现在正在修建厂房。
等新厂房也修建好后,设备和人员就会安排进去,到时候就能布置生产任务,开始生产机床需要的零部件。
明天分厂的厂长和书记会来厂里开会,而且到时候刘副局长也会过来参加,还要宣布一项任命。
是周志强成为代理厂长的任命,为期半年,要是这半年内不出乱子,那代理就转正。
其实就周志强去年的表现,成为厂长就没什么问题,不过他还是太年轻。
以后第二机床厂如果真发展的越来越好,生产的机床冲出国外、成为亚洲第一的时候。
那时候要是继续在其他地方建分厂,工厂的级别势必会再提升一级,周志强估计还会是全国最年轻的厂长。
现在让他走个代理的程序,就是为了以后让别人不至于这么多嘴,反正他们在程序上是对的,顶多是周志强个人能力十分突出。
别看周志强经常嘴上说他不怎么擅长生产管理,但上级领导是看实际情况的。
第二机床厂在生产上从来没出现问题,哪怕不断加担子,甚至去年物资都很少补充的情况下。
第二机床厂依旧很好的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还超出了一些。
并且内部搞的农副产品生产,解决了厂内不小的物资需求。
从去年周志强当副厂长、管理生产的表现来看,他当厂长绝对是够格的,甚至比他还好的厂长也没几个了。
所以对于他自己说的那些‘更喜欢技术研发’或者‘不擅长管理生产’什么的话,几个领导都只是听听,从来不当真。
前一句可能是真的,但是后一句肯定是假的。
一直忙碌到中午,周志强便起身去食堂吃饭。
已经过了两天了,但吴副领导那边一点消息都没传回去。
这让周志强工作都不能完全投入,要是数控机床的项目没得到支持,那他只能掉头去研发中型机床了。
看看国内缺那种类型的机床,他就研发那种。
不过要说中型机床和数控机床的重要性,周志强还是觉得后者更重要一些。
只是能不能成,还要看舟先生他怎么想。
一边想这件事,一边吃饭,让周志强连炒蘑菇都吃的没感觉出多少滋味。
最近第二机床厂可算是把炒蘑菇吃腻了,虽然有营养,但架不住天天吃。
蘑菇汤、炒蘑菇,还有腌蘑菇酱,他们去年吃的蘑菇比萝卜还多;不过厂里的工人虽然看到蘑菇叹气,但也没有抱怨的。
有的吃已经很好了,吃蘑菇总比不吃要好。
吃完饭后,周志强回办公室又忙了一会后,等张耀国敲门进来提醒他部里的领导到了后,周志强才起身向楼下走去。
来到楼下后,周志强便看到除了刘副局长外,还有分厂的书记和厂长。
“志强同志,从今天开始就可以称呼你周厂长了。”
刘副局长笑着说道:“来认识一下,这两位是第二机床配套厂的孙志书记和吴军厂长。
这位是第二机床厂的代理厂长周志强,以后你们在一个战壕搭班子,提前认识一下吧。”
“周厂长,你好,我是孙志,负责第二机床配套厂的档纪思想和人事管理工作。”
“周厂长,我是吴军,以后总厂有什么生产任务,你尽管安排就行。”
孙书记和吴厂长自我介绍后,周志强也跟两人握手通气。
分厂的级别不高,不过那是和总厂比显得不高。
在昌平,第二机床配套厂是将近三千人的工厂,也是一个副处单位。
经过部里这么一番小厂合并、调工人加入后,已经是昌平那一等一的大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