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决战(上)·挥师北上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此时的哈拉和林,也先还在为“明军不堪一击”沾沾自喜。他不知道,自己嗤笑的“铁疙瘩”,即將在草原上撕开一道口子;他轻视的“画鸟的太子”,正带著怒火,一步步逼近他的腹地。这场因误判而起的战爭,很快就要让瓦剌付出惨痛的代价。

击溃巴图的千人小队后,朱瞻基立刻勒住马韁,燧发枪的硝烟还未散尽,他已在检查地图:“此地离函谷关尚有百里,不可恋战。”五千轻骑没有追击溃散的瓦剌残兵,反而迅速收拢阵型,连阵亡士兵的尸体都来不及掩埋,只在河滩上插了块简陋的木牌,便继续向西疾驰。

他的目標清晰如炬:经函谷关入陕,到西安补充粮草弹药,再北上驰援榆林。淮军携带的燧发枪虽犀利,却耗弹极快;京营的火箭筒射程远,可箭簇也所剩不多——必须在瓦剌人反应过来前,拿到西安府库的补给。

大军抵达运城时,天刚蒙蒙亮。城守早已接到急报,城门洞开,粮车直接推到官道上。朱瞻基没让士兵入城,只命人將粟米、清水和弹药分发给各队,自己则站在城门口的石墩上,啃著刚出锅的馒头,听斥候匯报前方路况。“全军休整一个时辰,马不解鞍,人不离甲。”他咽下最后一口馒头,將油纸包好的碎屑递给身边的战马,动作里透著常年军旅生涯的干练。

一个时辰后,五千轻骑再次出发。函谷关的守將远远望见“征虏大將军”的纛旗,早已命人放下吊桥。大军穿过狭窄的关隘时,两侧山壁如刀削斧劈,朱瞻基抬头看了眼崖顶的烽火台,对邓白道:“传令下去,过了关就加快速度,今夜务必抵近榆林。”

三月二十九的夜晚,榆林城西的山谷口,博罗纳哈勒的瓦剌大军正围著篝火取暖。潮湿的空气里瀰漫著羊膻味和汗臭,士兵们大多卸了甲冑,把长矛插在地上当掛架,有的在赌钱,有的在烤羊肉,没人留意远处官道上的动静。博罗纳哈勒躺在铺著羊皮的帐篷里,指尖划过地图上的关中平原——按他的估算,榆林城最多再撑三天,届时攻破城池,便可直取西安,像先祖忽必烈那样饮马渭河。

“咚、咚、咚……”

马蹄声突然传来,起初像远处的闷雷,很快就变成震耳的鼓点。博罗纳哈勒猛地坐起,帐外的喧闹声瞬间消失,只剩下越来越近的马蹄声。“是父汗的援军?还是阿失帖木儿来了?”

他抓起枕边的弯刀,刚掀开帐帘,就被迎面而来的喊杀声惊得心头一跳。

“杀!杀!杀!”

五千明军轻骑如神兵天降,最前排的淮军士兵举起燧发枪,“砰砰”的枪声便在山谷里炸响。京营的骑兵则张弓搭箭,火箭筒喷出的火焰刺破雨雾,直接点燃了瓦剌人的帐篷。

瓦剌士兵彻底懵了,有的光著膀子就被铅弹击中,有的刚摸到长矛就被火箭燎了头髮。篝火被马蹄踏灭,火星溅得到处都是,整个营地瞬间变成混乱的泥潭。

博罗纳哈勒的亲卫慌忙举盾护著他后退,却被溃兵冲得七零八落,他眼睁睁看著自己的帅旗被一发火箭射穿,狼头图案在火焰中蜷曲成焦黑的碎片。

“列阵!快列阵!”博罗纳哈勒嘶吼著挥刀砍翻两个逃窜的士兵,可混乱像瘟疫般蔓延,没人听得进命令。

明军的骑兵根本不与他们纠缠,只管沿著山谷追杀,燧发枪的铅弹专打战马,火箭筒则对著密集的人群轰——瓦剌人最擅长的骑兵,在夜色与突袭中荡然无存。

朱瞻基一马当先,永乐剑劈翻一个试图抵抗的百夫长,雨水顺著他的甲冑流淌,混著溅到脸上的血珠,眼神却亮得惊人。

“別让博罗纳哈勒跑了!”他的吼声在雨幕中传开,轻骑如一把利刃,死死咬住瓦剌人的后队。

博罗纳哈勒见势不妙,再也顾不上收拢部队,只带著身边的亲卫向西北突围。他回头望去,山谷里火光冲天,惨叫声、枪声、马蹄声交织成绝望的乐章,那些跟隨他南征北战的士兵,此刻正像割麦般倒下。

他逃到榆林城西五十多里的一片高地时,才敢停下喘息。清点人数,只剩下两千多人,个个带伤,连最精锐的亲卫都折损了一大半。博罗纳哈勒望著南方的火光,第一次感到了彻骨的寒意——汉人太子不仅会画鸟,打起仗来,竟比草原的雄鹰还要迅猛。

此时的明军营地,朱瞻基正站在缴获的瓦剌地图前,用手指点著榆林城的位置。

“传信给郑国昌,告诉他,援军到了。”忽然下起来的细雨打湿了战袍,却掩不住眼底的锋芒——他用瓦剌人最引以为傲的奔袭战术,给了敌人重重一击,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