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决战(上)·夜袭輜重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也先率领主力翻阴山北归时,马蹄扬起的沙尘在草原上拖出长长的黄线。

哈拉和林的金顶大帐在他心中已升起炊烟,可身后的輜重部队却像条臃肿的长蛇,在戈壁上慢吞吞地挪动。隨军的妇孺抱著裹著羊皮的孩子,挤在摇摇晃晃的牛车上,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的声响;牧民驱赶著从河套抢来的羊群,咩咩的叫声混著婴儿的啼哭,在空旷的原野上格外嘈杂;工匠们背著叮叮噹噹的铜器铁器,锅碗瓢盆堆成小山,连押队的百户长都忍不住咒骂——这支队伍里,能拿起弯刀的士兵不足五千,大半是老弱妇孺,走得比驮货的骆驼还慢。

此时的寧夏东卫,曙光刚爬上城楼。总兵李贤正带著亲兵巡边,他身披祖传的明光鎧,鎧甲內侧还绣著“李文忠”三个字的暗纹。作为明初名將的曾孙,李贤自幼听著“常遇春单骑突阵”“李文忠智取庆阳”的故事长大,骨子里淌著將门的血。瞭望哨的响箭突然划破天际,李贤勒住胯下的青驄马,抬头望去——西北三十里的沙丘后,隱约有炊烟升起,还夹杂著蒙古语的吆喝声。

“去看看。”李贤挥了挥手,三名亲卫立刻解下马鞍上的短銃,像狸猫般钻进沙枣林。小半个时辰后,亲卫带回消息:“是瓦剌的輜重队,拖家带口的,走得慢,看样子有不少粮草。”李贤的指尖在马鞍的护手上轻轻敲击,目光扫过远处的沙丘,心中已有了计较。

回到寧夏卫的总兵府,李贤径直走进祠堂。祖先李文忠的画像掛在正中,画中的老將身披蟒袍,腰围玉带,双眸如电,仿佛能穿透时空。李贤取下佩剑放在香案上,对著画像深深一揖:“老祖,孙儿遇到个难题。”他把瓦剌輜重队的情形细细说来,声音里带著年轻人的犹豫,“请朝廷批覆,少说得三天,可战机……怕是等不起。”

香案上的烛火轻轻摇曳,画像沉默不语。李贤盯著画中老祖的眼睛,忽然想起小时候听族老讲的故事——当年李文忠在漠北追袭元军,正是凭著“兵贵神速”,才创下一日奔袭三百里的战绩。“老祖是想告诉我,”李贤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寧夏卫的城门悄悄打开。李贤站在吊桥上,身后跟著一千精选的骑兵,每人只带三日乾粮和两柄燧发枪。

“记住,只劫輜重,不恋战。”他压低声音,马鞭指向北方,“瓦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有个千总勒住马,犹豫道:“总兵大人,太子殿下的大军就在榆林,要不要……”

话没说完,就被李贤打断:“战机稍纵即逝!当年老祖隨太祖打陈友谅,鄱阳湖决战,哪次等过三天?”

他拔出佩刀,刀光在月光下一闪,“走!”

骑兵们像一股黑风,悄无声息地钻进草原。马蹄在草地上只留下淡淡的痕跡;燧发枪的枪管裹著油布,防止露水打湿;连说话都用手势代替,整个队伍像一支沉默的利箭,直指瓦剌輜重队的方向。

此时的瓦剌营地,篝火还在噼啪作响。押队的百户长正搂著抢来的汉女喝酒,士兵们大多卸了甲冑,把长矛插在地上当晾衣杆,没人留意远处沙丘后闪过的黑影。隨军的妇孺早已睡熟,牛车上的孩子还在梦中咂嘴,浑然不知死神已悄悄逼近。

李贤挑选的一千轻骑,个个都是寧夏卫的百战精锐。他们身著墨色夜行衣,外罩经过硝制的软甲,甲片边缘用黑布包裹,连走路都听不到金属碰撞的脆响。马夫们早已给战马换上特製的马蹄铁,掌面裹著浸过桐油的麻布,马嘴则用浸油麻绳勒紧,连最烈的骏马都只能发出细碎的嘶鸣。两百名背负陶罐的士兵走在队伍中间,罐子里的火油用软木塞封得严实,只在罐口留著一小截引信,像藏在暗处的毒蛇。

李贤骑著青驄马,玄色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最后看了眼城头的烽火台,低声道:“记住路线,沿贺兰山背的阴山道走,谁也不许掉队。”一千轻骑如一条黑色的游龙,悄无声息地滑入夜色,马蹄踏过戈壁的碎石,只留下几不可闻的“沙沙”声。

阴山道两侧的怪石在月光下扭曲成狰狞的模样,有的像举著弯刀的瓦剌武士,有的像匍匐的饿狼,崖壁上的风洞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听得人头皮发麻。李贤勒马走在最前,手中的罗盘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他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天上的北极星,调整著前进的方向。有个年轻的骑兵不小心踢到一块鬆动的岩石,石块滚下陡坡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李贤猛地回头,眼神比崖壁的寒风还要冷:“不想死就闭嘴!”那士兵慌忙捂住嘴,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队伍在山道里潜行两个时辰,终於绕过最后一座沙丘。李贤抬手示意全军停下,自己翻身下马,趴在沙脊上向前望去——瓦剌后军的营帐像打翻的蜂巢,在平原上绵延开去,篝火的光晕在地上晕开,映著帐篷外晾晒的羊皮和堆成小山的粮袋。守粮的瓦剌士兵大多靠著粮车打盹,有的人把长矛插在地上当枕头,鼾声混著马料的酸气飘过来,连腰间的弯刀都滑落在沙地里。

“老天都帮我们。”李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身边的亲兵打了个手势。五百名精骑立刻解下马鞍上的燧发枪,猫著腰摸向营地的后营,马蹄踩在柔软的沙地上,连一丝声响都没有。李贤紧握著腰间的佩刀,刀柄上的防滑纹路被手心的冷汗浸得发潮,他盯著那堆足有一人高的粮袋,仿佛已看到火油泼上去的瞬间。

“放!”

三枚响箭骤然划破夜空,锐啸声像三只夜梟的啼叫,撕破了营地的寧静。守粮的瓦剌士兵猛地惊醒,还没来得及揉眼睛,李贤的骑兵已如潮水般冲了过来。马刀劈砍的脆响此起彼伏,有人被直接梟首,头颅滚进粮袋堆里;有人被战马撞飞,身体撞在粮车的木架上,骨骼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李贤一马当先,佩刀划过一道寒光,將一个试图吹號示警的瓦剌兵拦腰斩断,鲜血喷溅在他的夜行衣上,却丝毫没放慢速度。

“倒油!”

两百名背负陶罐的士兵早已衝到粮堆前,他们拔出短刀挑开软木塞,火油“哗哗”地泼在麻袋和毡帐上,黏稠的液体顺著粮袋的缝隙流淌,很快就在地上匯成一片油洼。一个士兵掏出火摺子,吹亮的瞬间,火星落在油洼里,“轰”的一声巨响,一丈高的火龙猛地窜起,火舌舔舐著夜空,將半个营地都染成了橙红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