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大考  狼刺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进学馆內清风吹拂,竹影婆娑,香阵阵。在竹林间的一片空地上,一帮学子围座在墨翟周围恭敬的等待墨先生的教诲。在墨翟身后竖著一面屏风。墨翟放下手中竹简看了看周围的学子们隨后微微一笑,隨后伸手提起毛笔饱蘸墨汁在身后的屏风上写下四个大字“知行合一”。

墨翟写完之后將毛笔放好之后说到:“所谓知就是认知,所谓行就是实践,你们读书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么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明理,有人说是为了与眾不同。但不管是为了什么,读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用。比如历法我们是从书中知道的,但是那些不读书的人知不知道呢?同样也知道。他们不读书为什么也知道呢?因为历法是前人总结出来並以书的形式记载下来流传至今的,前人在总结的时候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么编纂成书形成立法的过程就是实践。所以说读书之人不仅要认知,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需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才叫做知行合一。为师自从来到进学馆之后,一再强调不可死读书,也不可只重文采忽视其他。这也是为师一边教你们读书一边教你们农工商之道的原因所在。为师希望你们成为有用之才,上可治国安邦,下可修身齐家,如此才不辜负您等父母含辛茹苦供你等读书的初衷。想必你等已经知道君上昨日在西垂宫说的话,君上立志富国强兵,他从大周前来很多百姓,其中有很多工匠直接送到犬丘来充入匠做监。你们平时总是看不起那些匠人,但是君上用事实告诉你们匠人的重要,没有匠人哪来的坚甲利兵,哪来的工具用器。这些匠人大多数没读过书,但是他们却懂得不断地改进工艺提高技艺,这就是知行合一。为师今天將公子贏来请来,他给你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为师不强迫你们,一切全凭自愿。有请公子贏来。”

贏来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眾学子一见立即起身施礼。

“拜见公子。”

“眾位学子免礼,请坐。方才墨先生所言实乃至理名言,本公子听后极为赞同。眾位学子想必知道,这次从大周来了很多百姓,为了妥善安置这些百姓,君上划出了很多土地准备了很多的种子农具和牲畜。但是我们秦地还从没同时安置过这么多的百姓,官员们忙的顾此失彼。本公子自然要替父君分忧,也要为百姓著想,因此自请带领数千百姓赶赴白狼城拓荒。百姓数量眾多没人管理可不行,而朝中各级官吏人数不足,所以本公子就想到了眾位学子。眾位学子跟隨夫子读书多年,也到了崭露头角的时候了。读了这么多书,究竟有没有用能不能用没有实践谁也不知道,本公子把这个机会留给你们。先说好,你们还是白身,但行使的却是官吏的职能,三月之后本公子將对你们进行考核,绩优者直接充入各级官府就可成为正式官吏,中良者因才使用留为帮办。差者嘛,送回夫子身边重新学习,我想即使是回来的人也应该明白自己改学些什么该怎么学了吧。各位学子,谁愿跟隨本公子去白狼城,就请到狼刺那里签名报备。一是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回去同父母兄长商议。好啦,现在各位学子可以开始选择了。”

学子们呼啦一声围住了蒙义,这些学子大多是一般家庭的子弟那些贵族子弟是不会到这样的学馆中读书的,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族学里读书的。这个时代的贵族子弟天生就比平民子弟具有优势,他们成年以后经过举荐就可为官,而平民子弟想要为官就比贵族子弟困难得多,原因无他门槛太高进不去呀,除非你是个声名远扬的大才子,就像张固那样的。若不是大多是投靠世家贵族先当门客等待机会,或者周游列国寻找明主,但像张固那样的幸运儿又能有几个,所以这次贏来提供的机会对於这些平民子弟而言简直就是改变命运的梯子,这些学子绝对是不愿意错过的。

就在昨天的朝会上,贏开当眾宣布一个决定,调王捷入犬丘为大庶长世父副將。贏鈹调秦邑为少上造王猛副將,贏来调白狼城城守主持白狼城军政事。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重臣心里就明白,贏开这是要培养继承人了。贏开在朝堂上掷地有声地说:“我大秦自受天子册封以来,歷任君上无不处心积虑富国强兵,那和秦地周为虎狼环伺征战不断,歷任先君无不皮甲上阵衝锋在前,贏氏子孙战死疆场者不胜枚举,因此寡人的继承人也必是敢战能战之辈!寡人告诉眾卿非是大秦好战,而是不得不战!不战就將灭亡,不战就会沦为他人阶下囚。年青一代已经逐渐长大,是时候让他们体会一下先祖创业的艰辛了。寡人在此说明,各家子弟皆可自愿选择跟隨哪位公子,寡人没有別的意思,就是想看看年青一代的本事。王捷是將来大秦军的支柱,调他来犬丘不仅是熟悉这里的的防务更是让他练兵以备將来之需。至於贏鈹和贏来不仅要练兵还要治民,但不可选调任何朝中官吏,至於用谁有他们自己选,各家子弟也可自荐。三年为限到时寡人要亲自看看谁的民生活富裕,谁的兵能够是大秦最强!”

贏开说到这里就止住了,他虽没明说但眾臣心里清楚这贏家有很大机会成为下一任君上,眾臣心中的小算盘不由自主的打得山响。贏开这样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他还偷偷找过蒙义和张固问策,此举正中蒙义下怀,於是就给贏开出了这么一个主意。既然大家聚在一起逐渐有了分庭抗礼的趋势,弄得犬丘城內各大世家人心惶惶这总归是不好的。那就索性分开相当於来了个大考核,如此一来贏开居中可以看清双方都有什么样的实力,各大世家又作何选择,做到知己知彼。与此同时让贏来和贏鈹从暗斗化为明斗,又有贏开居中坐镇,一切都摆在明面上最大限度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自相残杀的局面,可谓是用心良苦。

而在贏开问策之后,贏鈹也主动找到贏开要求去秦邑,贏开自然是满口答应,所以才有了朝堂上的这一幕。

所谓有竞爭才有发展,贏开做为国君最先考虑的是大秦的未来,其次才是亲情。作为父亲他怎么能不疼爱自己的儿子呢?这样做也是为了锻链培养贏来。贏开心中明白,贏来如今的威名並不是他自己挣来的而是靠蒙义,贏开就是想儘快让贏来变成和蒙义一样的人,最起码也要在蒙义的影响下让贏来能够和他的名声相配。

贏开的这种做法和当年的狼爸培养狼大何其相似,只不过那时候蒙义是狼大的陪练,而现在贏鈹却成了贏来的陪练。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但风险也很大,这个风险就在於这样做等於是放大了贏鈹的野心,並眼睁睁地看著他不断地充盈党羽增强实力。若是失去了控制很容易引起反噬,所以贏开才把王捷调来做为大秦最精锐的部队的副將,王捷的作用就是贏开手中的一把剑,谁若是越过了贏开设置的底线,那么王捷这把利剑就会狠狠的刺向谁。

蒙义在出谋划策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才大力向贏开举荐王捷,正因为蒙义的举荐贏开才打消了对王捷的顾虑大胆启用了设为少年將军。

按说贏开明知道这样做会让贏鈹的野心滋长,但是贏开也必须这样做,因为他绕不过去世父这道坎儿,当初世父若是不让出继承人的位置贏开也就成不了君上。世父和贏开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自幼关係亲厚贏开在面对世父时总觉得对不起他,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向果断的贏开在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才听从了蒙义和张固的建议,选择採用这种好处和风险各占一半的方式。

这种选择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只能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纵观歷史歷朝歷代因为储位之爭而导致兄弟相残的数不胜数,歷代君王也都想尽了办法可却依旧杜绝不了,所以说贏开才用的著各种方式也不算太离谱,至少发现了苗头之后就採取了措施,至少推迟了可能发生的骨肉相残。

而对於贏来而言,这是一次很艰巨的大考。蒙义给他带来的威名並没有让贏来感到轻鬆,反而让他的压力更大,他必须迎头赶上让自己和蒙义为他贏来的威名相称。至少在今后见到姬仇和姬掘突的时候不能露馅,至少在將来迎娶姬姜的时候別让吕购看出端倪来。要知道吕购把姬姜许配的可是蒙义装扮的贏来,真正的贏来人家可是没看上的。

大考的考题下来了,贏鈹抢先动手拉拢了一帮贵族子弟充当民政官,而贏来却慢了一步。就在贏来急的束手无策的时候,喝茶聊閒篇的蒙义和张固这才慢条斯理的告诉贏来,他们哥俩早就想好对策了。贵族家的孩子,谁爱用谁用,反正咱们不用。犬丘城內有的是学馆也有的是学子,这些平民出身的学子没有贵族孩子身上那么多毛病,而且比贵族子弟更有优势。他们更加坚韧更加勤奋更加努力,也更加贴近百姓,放著这样的民政官不用而用那些只会吃喝玩乐浑身充满娇骄二气的贵族子弟,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正是听从了这个建议,贏来才亲赴各学馆招揽学子,顺便也招揽了一些有真才实干却没有门路的教书先生,进学馆就是最后一家,到了这贏来的心才算放进肚子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